
何须大惊小怪
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喊了多少年,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总有人再三呼吁。收效呢?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效果。一旦涉及到高考,好像一切改革的努力都是白搭。分数总是莘莘学子的噩梦。在这道看
教育体制的改革已经喊了多少年,素质教育的呼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高考制度的改革也总有人再三呼吁。收效呢?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效果。一旦涉及到高考,好像一切改革的努力都是白搭。分数总是莘莘学子的噩梦。在这道看似公平的门槛前,每一个跨越的学生内心或多或少总有一些遗憾。蒋多多无疑是一个勇于牺牲自我的考生,她以一己的力量挑战高考制度的不公。她以另类的方式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关注。我们其实没有必要瞎猜乱想,只凭媒体的一些报道就妄下论断对蒋多多说三道四。我们更应该通过这件事反思中国教育制度的诸多问题,然后最终促使问题逐步的解决才是这件事情留给我们的最好启示。在我市高中学生中不是流传着把某所重点中学称为“阳泉三监”的流言嘛。这不是无的放矢的流言,我就曾经听到过从那所学校高考完后走出来的一个学生说:“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天空的颜色了。”难道他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天空不曾为他蓝过,太阳不曾为他升起过?他没有看到天空只能说明紧张的学习生活和学校严格的管理早已经剥夺了他感受天空的权利。由此可见他的心理负担有多重。在只看分数的今天,哪所学校的管理者敢于操练素质不顾分数?对学校实行监狱似的的管理模式,把学生集中起来向着分数冲刺,这是很多学校的做法。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你不这样,人家就抢先了,教学任务完不成,升学率上不去,哪个学校敢于以身相试?于是,所有的学校几乎采取同样的模式,为了共同的目标,冲刺。
出现一个蒋多多我们就惊诧不已,几乎想把她列入精神病之列。而报道中蒋多多的一些言论和文笔却说明她的思维清晰,心理正常。她不过用自己的方式向不合理的高考制度挑战而已。高考制度历来遭到人们的诟病,有什么可回避的?就算一个学生用一种不太尊重高考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抗议,宽容和理解也应该是有的。现阶段,我们还不能找到一个实用的完美的考试制度来代替高考,那么高考的模式还会一再复制。如果说蒋多多的做法流于偏激,那么对高考制度的启示又是什么,这是教育制度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以及全体国民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引用一段蒋多多的话: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因为人人有不同天赋,老师只有发现学生的兴趣,把他的兴趣发掘出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很少有老师能够做到与学生无隔阂的心灵交流。至于他的学生想什么,要做什么,喜欢什么,有什么特长,这些老师都不会在意的。唯一让老师在意的就是她的学生能够有几个达线,因为达线率与老师的切身利益相关。于是无尽的复习,填鸭式的灌输,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学生的眼前只有试卷习题。他们每日披星戴月,哪里有时间去看天空的颜色?学生的一切特长优点在这里只有分数能够证明,其他免谈。
出现一个蒋多多真的无须大惊小怪,她的作为并不能撼动我们高考的制度,高考的积弊也不可能一时半会就能够解决。站在蒋多多的立场说话的人不在少数,至于她想考零分的决定一定可以实现,因为违背规则就得付出代价。但事件之后的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长久关注。否则一个年轻人把未来作为赌注的一次高考秀表演将没有任何意义,真正的会成为笑谈,成为高考的一朵“花絮”随风飘散。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