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唱七堇年
七堇年,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年轻,亲和,看上去和普通大学生无异,却已经被冠上了“畅销女皇”的称号,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号,被打上了商业的印记,好像“畅销”是作者成功的代名词,我更愿意看到说她是80后作家中
七堇年,一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年轻,亲和,看上去和普通大学生无异,却已经被冠上了“畅销女皇”的称号,我不太喜欢这个称号,被打上了商业的印记,好像“畅销”是作者成功的代名词,我更愿意看到说她是80后作家中的一员。张悦然、颜歌、落落、韩寒、郭敬明等等这一代人的创作,没有网络流行的青春校园浪漫爱情和穿越古今的仿历史情节,以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文字表达诉说着成长的苦闷,成年的孤独、迷茫、复杂、压抑、怀念、救赎和悲伤,长大了之后才会懂得,成长所腌制出的回忆是发苦的咸。来甬两年多,第一次去书城,环境很好,木制的书架和桌椅,特别是古典文学的承载地,更有古香古色的味道。书被装订成蓝色封面的单行本,复古了时代的景象。我常想,要是以后没有工作,或者退休之后闲在家里,也要经营一家书店,像赵玫小说里的那位毅然辞职的当红女主播,设计一家属于自己风格的书店,不为盈业,只为布置一个悠然自得的心情,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书城就是这样好,给了读者充分的阅读时间,不会被人打扰,也不会被人催促,不像家乡唯一一家矗立某繁华路口的大型书店,可以傲然蔑视周围小店的惨淡经营,却找不到一处可以静静读书的休息地,只能站在书架旁随手翻两眼,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孩子,还不停地被提醒:“书不能这样折”,“麻烦让一下好吧,你站这挡着别人看书”。我想我是不愿去这样的地方的。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在舒适的环境下,签售,一个本具有商业色彩的活动,也被迷蒙的书香气氤氲成一种富有凝聚力的文化。队伍拐了几个弯,有种排世博馆的感觉,放眼望去,基本是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和背着背包的大学生,带着激动和渴望的眼神,拿着手机狂拍,焦急地张望着缓慢移动的队伍。我,算是这个队伍里的“大龄”读者了吧,没有他们那种崇拜偶像的激情,只是纯粹想见见这位带给我文字上震撼的同龄人。
初读她的书,是小说《澜本嫁衣》,有着80后青春文学作家的共性,诉说着这一代人眼中的世界,笔风相似,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只是更加证实了,他们的作品几乎围绕着两个雷打不动的核心主题,即孤独和悲伤,惨淡的生活背景下,一丝温暖都成就了相似的刻骨铭心。心情随着文字的流动不断地沦陷,仿佛夕阳映射下的断景残垣,破败中归结于平淡。
完全是无意间,在已成墨色的夜,走过学校食堂边的路,昏黄的灯光下,宣传板的字已不那么明显,然而我一眼掠见靠在树边,落在地下的一块板,凸显了红色的“堇年”,这不起眼的路过,使我接触到她的新作《尘曲》,以及后来的见面会。我喜欢新作的风格,旅行类散文,配有沿途拍摄的风景和人文,以及一部中篇小说。小说的文字不那么惊艳,但故事的结构和思想明显要紧凑的多。散文未来得及欣赏,希望如我所期。《尘曲》并没有给我先入为主的深切感受,只有一些感叹和过眼云烟的心理,反而是刚刚接触到的另外一部作品带给我惊愕的震撼!
《大地之灯》,七堇年十九岁的作品。我花了三天时间细细品读,很难想象,十九岁,一个刚读大学的女孩能写出如此惊叹的文字。不仅仅是用词描写,修辞装饰的美妙,更是一部集结了文学、绘画、摄影、考古、历史、医学、音乐的百科全书,生活的触角延伸到西藏牧民、北方的老三届知青、南方的少年成长、北京的发展成熟、俄罗斯的留学生活以及尼泊尔的苦难。十九岁的女孩懂得如此之多的知识,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心如大地,点亮了这盏灯,成就了她今后的文学道路。她说自己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出版自己的书。我想这应该归结于她闪光的才华。
很高兴在见面会的时候抢到了一个问题,我问她,在当今网络文学发展迅速的时代,如何在新人辈出的环境中保持住自己的特色,站稳自己的脚跟。她说:“我不在乎去写什么样的作品,主流的抑或是小众,写作是我的快乐,我愿意把这件事做下去,只要继续坚持,生活就是充满意义的,总有一天你能看到自己的光亮,我会一直做一个纯粹的作者。”
作为一个写作者,她所拥有的读者群还太窄,来参加签售的人还不是特别多,但她那句话是对的,只要想写,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路,在脚下延伸,只要想走。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何须大惊小怪
下一篇:智慧和勇气是一笔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