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汶川地震中“先跑老师”的思考
汶川地震不仅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之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涌现出了很多让亿万中国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和人物,这些故事和人物都是在地震灾难中出现的,象”敬礼的小男孩“,“危
汶川地震不仅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世界,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过程之中,涌现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涌现出了很多让亿万中国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和人物,这些故事和人物都是在地震灾难中出现的,象”敬礼的小男孩“,“危险时刻下跪请求再救一个人的消防战士”,“十五名英雄跳伞空降兵”,“舍己救人的英雄老师谭千秋”,“温总理在地震灾区的三次鞠躬”等等,这些故事和人物都是在地震灾区涌现出来的,也是典型的正面人物,但是也有一些反面的故事和人物在灾区涌现出来,例如最近在网络上大家非常关注的那位被人们称呼为“先跑老师”的范美忠,这位在地震中不顾学生死活自己先跑的老师,我相信还有很多,但是那些先跑的老师都没有象这位范美忠老师一样在网络上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公开出来,因此我个人认为这位老师竟然把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公开出来,很大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范美忠老师是想利用网络出名或者利用地震出名,还有一个可能就是范美忠老师是一位不愿意掩饰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老师,或许在平时的生活中范美忠老师就是一个性格直爽的人,就象东北人一样,心里有啥说啥,毫不避讳,因此他说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并放在了网络上,一时间大家对这位老师的内心想法感到震惊,我想在地震灾区一定还有很多很很多的老师其实都和范美忠老师一样,丢下学生自己先跑了,但是那些老师并没有在网络和新闻上公布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惟独范美忠老师敢于这样做,我这个人比较孤陋寡闻,以前从没听说过范美忠这个名字。今天上网看新闻时,被一个《教师地震时不顾学生先逃命称此时连母亲也不救》的标题所吸引,我相信媒体是要用标题做噱头来吸引眼球的,但还是忍不住打开来看。看完新闻后我自是不相信的,我的审美并没有超越大多数网友的水准,如果新闻事件是真实的,我认同大多数网友所言:自己逃命也就罢了,但之后对学生大放厥词实在是不应该。教师范美忠从“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角度对自己在教课当中意识到大地震来临之时不顾学生独自(第一个)逃生的行为作了“自由主义”的释义、为其“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作出了“理性”铺垫,自然毫无悬念地收回了一片鄙夷之声。有意思的是,范美忠在这篇堪称一绝的宣言里,开篇明义第一句竟是:“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一些替他辩护的人也把对范跑跑的道德批判看成是中国特色的“道德杀人”,还有在美国生活的人言之凿凿地宣称范跑跑的行为在美国根本就不会是个问题,甚至还很符合美国的行为标准。这的确是极大的“误解”。本人在美国当了十几年的全职教师,可以毫不含糊地告诉大家,在美国,教师在上课期间对学生的安全当然负有责任,尤其是在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紧急情况下;如果我在危难之际作出了范跑跑式行为,肯定会被校方辞退,恐怕在同事、学生和家长们的鄙视之下也会无法在社区继续混下去,如果学生当中有伤亡,还有可能被公诉人刑事起诉或家长民事起诉。
媒体报道后,网上出现争论,我看了看大部分人还是从各种角度在谴责,也有少数为他辩解与支持的。我个人认为这件事很简单,从教师职责方面很容易说清楚对错,即便是道德层面,下判断也不难。但是我无意中发现范美忠是一个学术、思想类论坛的资深网友,01年就在天涯注册了,发了不少帖子,从事过媒体工作,在报刊有作品,一篇《一个北大毕业生的自白》我以前看过。自己作为一个早年在此类论坛混迹多时的网友,知道里面的一些“左右之争”、“主义之别”,一般人的简单争论,在这里都会从学理、思想层面演变为“大道理”。以前都是谈论别人,这次范先生自己成为话题主角,他会怎么评价自己呢?
于是我打算详细了解,结果一下子就看到了范先生写的三篇关于此事的帖子,他还回了很多贴。时间不够,我只粗粗看了他的几篇文章,不过也有个大概推断了。首先范先生有一点点可敬,他对中国的体制很不满,但没有象很多人那样屈从现实,而是陷入痛苦的思索,在他文字里可以看出理想主义的悲情,在行动上他也在反抗僵化的教育体制,想把自己信仰的人文情怀和公民素养教给学生,因此还遭到部分家长、学生和校领导的非议。
但是和很多“热爱自由”——干脆就直接称“自由主义者”吧,和很多“自由主义者”一样,范先生因为不喜雷锋那样的宣传,因而强调个人主义;因为厌恶“道德绑架”,因而选择道德虚无,而个人主义与道德虚无,被他们理解为“自由主义”。看了他的文章,我依然倾向于他当时的举动只是本能反应,而不是实践什么“主义”,但事后写这样的文章,则绝对是“以身试道(主义)”,结果看到第二篇文章,果不其然:
“(写那篇文章)是对道德绑架的反感”、“想刺刺某些道德家,也有借机让他们暴露自己面目的意思”,并表示可以拿这件实例教育学生“你没有冒着极大生命危险救助的义务”。
也就是说,范先生当时可能只是由于本能跑了,但事后觉得这正好可以做为一个反抗“道德绑架”的范例,加之可能内心还是有一点“道德愧疚感”(他自己说没有,我只是猜测),也可以籍此为自己解除精神负担,可谓一石二鸟。于是他自己也被感动了:“(这是)不媚于群不屈服于群的品质”,这显然成了他对现实的又一次反抗。
当然,我们只是假定范先生是出于本能逃生,可不要忘了,人有逃生的本能,还有做善事的本能呢,有研究表明,不满意一岁的婴儿,就对帮助别人的“好人”有天然好感。不能否认范先生“先保护自己”的理性,可能让他偏向于逃生的本能。至少范先生头脑中没有“教师在地震中的职责”这块内容,这好理解,教师培训缺乏这样的内容,地震的偶然性让教师对这种职责麻痹忽略,都是可以想见的。因而范先生的理性不包括责任的考量,而只是道德的考量,当他觉得道德上没问题时,那就是没问题了,可职责呢?
有人拿美国举例,大意是“范跑跑”很符合美国的行为标准,好在有一位在美国做了十几年全职教师的人,告诉我们实情,不然还真被忽悠了,请看这里。可有人接着说了,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法规,按照“法(规则)无禁止即为许可”,范先生的行为依旧只是道德问题。问题是,中国真的没有对教师在地震中的职责做出规定吗?
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我也来说一说韩寒
下一篇:人民头上的大山到底有几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