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头上的大山到底有几座

人民头上的大山到底有几座

备选杂文2025-10-08 12:27:40
作为中国人,“人民”这个词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我四岁的儿子涵哥都知道该词,整天把幼儿园教的歌挂在嘴边:“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我学汉语三十年,从歌词中我隐约觉得这读
作为中国人,“人民”这个词耳熟能详妇孺皆知。我四岁的儿子涵哥都知道该词,整天把幼儿园教的歌挂在嘴边:“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我学汉语三十年,从歌词中我隐约觉得这读书的孩子似乎不属于人民,如果他们属于人民,干嘛要为人民立功劳呢?直接唱成“为我们自己立功劳”不就完了吗?
也是无聊,我就查了辞典。辞典中对“人民”的解释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基本成员。如此说来,人民其实就是劳动群众。有些事情本来很简单,却想的人脑壳疼。比如说国家对人民的态度问题,即国家对劳动群众的态度问题。其实这不叫问题,连二百五都振振有词地说,那当然是爱护有加喽!但是事实上是怎么爱护的呢?请看新闻:《广州日报》10月27日报道,26日傍晚6时许,广州市荔湾区宝华路整条街都被封住了,原来是“走鬼”与物业管理公司人员对峙、继而升级为肢体冲突,导致有人受伤送医。警方为控制事态采取封路措施,宝华路直到晚上近7时才恢复交通。
报道中“走鬼”这个词有点意思,意指城市中的无证小商贩。这些非主流社会中的最底层的人们用“走鬼”称之还真恰如其分——“走”者跑也,“鬼”者黑户也。我不由慨叹,该词可谓“污蔑与轻蔑齐飞,轻视共蔑视一色”,此词发明者必天才也!城市中的犄角旮旯处的烧饼摊烧烤摊水果摊馄饨摊及其它各色小吃摊、修鞋的补伞的卖老鼠药的卖盗版光碟的等等均属此列。我常在城市里游荡,眼见他们生意做的好好的,可突然会一哄而起作鸟兽散,仔细一瞧,原来是城管杀到。有跑的慢的,被逮住了,先没收摊点再做“解释”,如若不服,城管必恶语相加拳脚相向,轻者伤重者残,甚至出人命。近年来,关于城管骂人打人乃至于杀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具体事例略。使我非常疑惑的是,“走鬼”们大多是乡下来客或城市中下岗人员,他们没有正式职业,靠做点小生意聊以为生,这招谁惹谁啦?他们没有坐等靠要,没有像帝国主义国家中的那些低素质人们一旦生活无着就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搞得总统都灰头土脸。而是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己养活自己,一为解决自身温饱,二为减轻国家负担,三为国家缓解了就业危机,四在客观上也为火热的城市生活增添调料,满足了馋嘴的太太小姐们,方便了市民生活。可为什么国家要搞一支专门对付他们的城管队伍,欲除之而后快呢?
有一个信誓旦旦的说法是,中国自49年以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乍一听,我们的人民饱受了几千年的压迫,49年以后突然就没有了压迫,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幸福啊!三座大山是谁替人民推翻的,自然不言而喻。问题是大山推翻了,却给人民的头上压上了许多座小山。按照辞典上关于“人民”的解释,“走鬼”应属人民的一员,他们的头上就有多重小山。城管、警察自不消说了,从上文的报道中“走鬼与物业管理公司人员对峙”可以看出如今又多出一支“物业管理公司人员”,我不知道这是一支什么队伍,何以担当了城管的角色?但可以想见必是一看就让人心生嘀咕的制服者流——我们国家的制服何其多也,也就是说,压在人民头上的小山何其多也!“走鬼”如此,那么其他劳动人民呢?我以前在政府部门干过,常见到文件上有“齐抓共管,多方整顿,多重治理”的字样,要知道这“抓”“管”“整顿”“治理”就是一座座“小山”啊,按照量变到质变的理论,小山多了,其威力也不亚于大山吧。
难怪现今的中国人拼着命地供孩子读书,也许能从“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的歌中得到启示,意思是说只要读书读了出息就可以不是“人民”了(至于要不要“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那是以后的事)。既然不是“人民”了,就可以逍遥在“大山”之外啦。哈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