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

谁主沉浮

蚕缕杂文2025-08-01 00:21:40
对于一个从辉煌走向颓败,现在又一次向辉煌奋进的民族,心灵深处充满着复杂情绪。自豪是对先人创造辉煌历史的尊敬,但这些值得尊敬的辉煌也只能凭借残存的文字感受当年的气势磅礴。悲伤是对近代思想愚昧的情感陈述,
对于一个从辉煌走向颓败,现在又一次向辉煌奋进的民族,心灵深处充满着复杂情绪。自豪是对先人创造辉煌历史的尊敬,但这些值得尊敬的辉煌也只能凭借残存的文字感受当年的气势磅礴。悲伤是对近代思想愚昧的情感陈述,屈辱的泪水里清晰记忆着民不聊生的惨状。一种自豪,一种悲伤,把整个民族情结结成一个心结。无论文人雅士,还是王侯将相,纵使用千古不朽的文采飞扬,把枯燥的记述润色的有声有色;用气团山河的杀场点兵,把江山铸就的铜墙铁壁,依然写不尽历史的源头,挡不住历史的车轮。历史还在不停的累积,包含着辉煌与屈辱。站在历史里的一隅,不禁对空长问:沧海横流,谁主沉浮?
研读历史会发现,能够被写上一笔的仅是王侯将相、文人雅士,能够留有一名的也都是英雄豪杰。他们在推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领袖作用,带领着忠实的信徒勇敢地前进,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然而每一次的胜利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每一次的胜利都有沉重生命的陪葬。有名字的,无名字的,老的,幼的,强壮的,懦弱的,富有的,贫穷的,永远列举不完被黄土埋葬的尊严和抗争。在欢庆的歌舞里有谁会歌颂逝者,在和平的生活里有谁会祭奠逝者,在内心的深处有谁还会主动的为这些无名的逝者祈福。只是因为历史没有记录,因为逝者没有后人,因为生者都在问:沧海横流,谁主沉浮。每个人在向天上看,看到了繁华如梦的今天,看到了前程似锦的明天,更看到了富足之后无所适从的闲情雅致。昨天,就在挥手之间,就在回眸之间,却宁愿让它与历史一起被尘封,也不再相信苦难的民族昨日如花凋谢般的暗淡。
荒野,荒冢,蒿草枯黄。这里曾经是一片古战场,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静静的站着,耳边会听到战马嘶吼的风声,眼睛会看到草木皆兵的溃败。拨开厚厚的黄土,白骨静静的埋了不知多少年,也不知多少层。唯一可知的是关于这座古战场里发生战事的不详细的记载,残存的文字怎么会把悲壮的将士一个一个记录下来。历史终究是历史,不能写尽每一个角落。望着无际的枯黄,不禁想起了在烈士林园看到的整齐青松的悲壮。一颗颗青松,像一位位精神抖擞的战士正等待着检阅。“逝者如斯夫”,他们还是在死去的地方静静的躺着,守着曾经流血流汗的寄托,默默的看着不断变化的一切,为了最崇高的理想和追求他们日夜兼程,不辞辛劳的义无反顾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只是历史上有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只能一个个默默的亲吻着深深眷恋的土地。一部民族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伟大的民族用文明养育着不断前进的壮士,需要记住的不仅仅是有名的,更要记住那些无名的,为了理想信念,为了美好明天,还没来得及告诉抒写历史的人他的名字就匆匆离去了。沧海横流,都将人的灵魂带进了历史,带进了昨天。
又一次站在北大门口,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在那个年代里,民族心心相传的文化早已被辉煌的宫殿所压迫,变成了畸形。革命这个词是自古就有的,革命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只是没有了文化的滋润,就像春天麦田里的麦苗,一个冬天没有下雪,春天还在干旱,渐渐枯死在了希望的田野上。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如果灭亡,不仅仅是一个中华民族,更有对人类文明、智慧的愧疚。熄火相传,血脉一线,历来不缺乏仁人志士的民族,面对灭亡危机,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烈火,火种慢慢在文化的土壤里孕育,爆发在黑暗的深夜。百年学府,依然矗立在北京这片热土之上,依然培养者激情飞扬的热血青年。文化引领未来,文化筑造明天。在沧海横流里,文化就像一只巨轮,承载者孕育出的文明向着更高的理想追求前进。
沧海横流,谁主沉浮?前面是用文化孕育出的智者,后面是坚守理想信念不为诱惑动摇的铮铮铁骨。推动历史车轮的永远不曾被历史记录,引领历史方向的勇站潮头。祭奠先人,更要祭奠那些默默无名的烈士之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