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静观“红楼选秀”

冷眼静观“红楼选秀”

熟醉杂文2025-12-11 11:52:14
近期浏览了“红楼梦”贴吧里很多关于如何评价“红楼梦中人”以及红楼重拍的帖子。不出所料,这次大动干戈的“红楼选秀”并不为人看好,一片骂声不绝,且其中不乏对参选者具人身攻击嫌疑的言辞出现,让人不禁为那些怀
近期浏览了“红楼梦”贴吧里很多关于如何评价“红楼梦中人”以及红楼重拍的帖子。不出所料,这次大动干戈的“红楼选秀”并不为人看好,一片骂声不绝,且其中不乏对参选者具人身攻击嫌疑的言辞出现,让人不禁为那些怀揣梦想、初出茅庐的孩子们捏了一把汗。

其实,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选秀节目,举办方及相关媒体才是真正的获益者,而无辜的,永远是那些仿佛玩偶一样吸引众人眼球的年轻的被选者。他们最终的结果无论成功如否,都注定了不会成为真正的赢家,都难以摆脱沦为被人品评、任人摆布的“被看者”的命运,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各个年龄层次、各种类型的“看客”猎奇的心理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年轻一代其实是可悲的。但他们却源源不断地输送着这无数次选秀的坚实土壤的养分以及原动力,乐此不疲地在穿梭在各大秀场的前台与后台,将自己原本纯真璀璨的青春以一种极度扭曲和膨胀的方式进行释放与宣泄。只是那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千篇一律的说辞眼泪却让人丝毫感觉不到美,更多体察到的,却是“全民造星”背后的浅薄与浮躁。

诚然,每一个时代赋予人“青春”的具体内涵都不尽相同,那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年轻人的除了“盲目追星”以及“一夜成名”的梦想之外,剩下的还有什么?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心中的楷模是雷锋、是董存瑞、是邱少云,是“铁人”王进喜、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保尔·柯察金……

如果说80年代的人们还葆有一份纯情和对于折射在“偶像”身上崇高理想的憧憬,那么,在20年后的今天,这些曾经的“英雄”们在现在的青年们心目中却变成一个个老土的可笑的符号。他们对旧有的价值观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并重新阐释、解构那些曾激励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英雄行为,正如影视剧以及网络里的恶搞经典、恶搞历史,让已跟不上潮流的老一辈瞠目结舌而又无可奈何。

如此可以想象,让这些思想前卫新潮、不肯正视历史、吃着速食面、读着快餐文学长大的孩子们去捡拾中国经典名著的正统与古典,去揣摩并重现“红楼梦中人”的矜持与厚重,那将是一件多么艰巨的任务,要经历多么漫长的过程?但主办方和摄制组摆明了无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只把选和拍的过程当成洗钱的过程,先赚个盆满钵倾再说。

姑且不论在将《红楼梦》转化为影视艺术的道路上,已有了难以超越的范本,尤其86版电视剧“红楼梦”更是人们心目中永恒的经典,即便没有这些先例和前辈的经验,单凭曹雪芹字字珠玑的人物刻画,大众的心中难道就没有一个固有的人物标准吗?对比一下“红楼选秀”的舞台上那些受现代思想浸淫过度的少男少女,怎么看怎么不会以为即将开拍的,是一部高度忠实原著的剧本,倒像极了又一部要博得众人爆笑的恶搞剧。

只是,要恶搞点别的,倒也罢了,如若连“红楼”都恶搞了,那不是连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都一并恶搞了?

实在是不可原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