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问茶

安溪问茶

叹伤散文2025-10-21 07:36:51
更多时候,我习惯坐在茶桌后边泡茶。对面坐的一般是我的顾客,卖茶的缘故,对各种茶我能如数家珍。顾客一般是听众,听我卖弄般地娓娓道来,当然我也会顺便提起各类茶的产地,诸如诗意的杭州,优雅的姑苏,清秀的北川
更多时候,我习惯坐在茶桌后边泡茶。对面坐的一般是我的顾客,卖茶的缘故,对各种茶我能如数家珍。顾客一般是听众,听我卖弄般地娓娓道来,当然我也会顺便提起各类茶的产地,诸如诗意的杭州,优雅的姑苏,清秀的北川,险峻的黄山,当然还有梦幻般的安溪。
茶很多,爱喝的却只有几种。无论怎么筛选,铁观音都会名列期间。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和主产地,也一直是我神往的地方。
没有佳人相约,没有驿站停泊,五千里路程,往返万里,我丰盈的行囊只为这一站而备。
安溪,你能否承载我沉淀了这么久的梦?
公元二零零九年七月六日,我出发。
青山、长天、闲云、大海,还有醇正的茶香在诱惑我。梦里早已不再有江山美人,不再有烟雨江南,不再有月涌江流,只有沁入心脾的观音韵和兰花香。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咫尺天涯,路程在缩短,心却在澎湃。
穿越,徐州、苏州、杭州、福州,一闪而过。瞬间还是永远,我不曾记得,千年的土地,旷世的沧桑,我视而不见。只想快点,再快点,一睹安溪的惊艳。
泉州,我听到了台湾海峡的涛声,我甚至想,极尽双眼,望穿这片海,看到台湾。风高海阔,我只能看到彩霞满天。
苍山环翠,鸟语溪流。闽南话缠绵温婉,告诉我,安溪到了。
多少次,在冲泡铁观音时,眼前总会浮现安溪的茶山。
现在,安溪,我来了。
静静的站着,呼吸温润的风,没有烦恼,没有羁绊。我是身背行囊的茶客,如果说此行是漂泊,那我已经到达彼岸。
一尊硕大的壶立在那里等我,我见过它,在百度的图片里。我向它微笑,它还以静默,它的身后,是闻名天下的茶都茶叶市场。
商家林立,一样的模式,一样的热情,一样的茶香。我沉迷于茶的海洋,沉醉于观音的清香。
茶,自然是要喝的,而且是一品再品。如同贪婪的好色者,我沉醉于观音与生俱来的香,更何况泡茶者多为婀娜少女。
口舌生津,两腋生风!清风、明月、佳茗、红袖,本是文人雅客的法宝,此刻蓦然被同享,我当然不能自持,感慨万千。
诗自然是有的,是一挥而就。
最美不过是这杯
叫做观音的茶
一直以来,我都不敢
用妩媚来形容自己尊崇的神灵
那些泉水浇灌过的翠绿
在杯中舒展
安溪的月,倒映在杯里
皎洁,犹如我此刻的心情

兰花的香气
透过白瓷的温润
驱散经年的惆怅,以及
奔波千里的疲惫
观音韵
美轮美奂,踏月而来
我在等待
醉倒,或者诗歌
茶山自然要去的。仙山灵草,沧海桑田,站在山顶,让风吹动面颊,没有笑傲沧海的豪气,只有天地沙鸥的渺小。极目望去,满眼苍翠,一层层、一叠叠,一簇簇,一片片,这是茶的山,茶的海,茶的世界!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这是郑板桥的诗,他写诗说要买尽青山,无非是为了风雅,而我来这里,却真的是来买山的,买茶山。承包,包产这些很俗的称谓,用在此处或许有些唐突,可我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商人,一个卖茶的商人。
商人重利,可当我看到采茶女被汗水湿透的整个脊背,看到茶工粗糙黝黑的手,我还是松懈了。我们品茶论道时,品味清香和优雅时,却没有想到,铁观音的清香里包含了多少茶农的汗水!茶农们笑了,说山东人实在,我苦笑,他们不知道,因为对他们的大方,我回家后要面对的,是残酷甚至惨烈的价格战。
观音的发源地自然要去的。来之前,我刻意不上网去查询关于铁观音的资料,我想做一个体验者。交流,我多次请求向导放慢语速,好听懂关于铁观音的传说。可他的闽南话很纯正地道,我们的交谈也无奈变为笔谈。
铁观音的由来有王说和魏说之分。
王说,与蕲州通判王士让有关,这或许是真的。他曾筑书房于安溪西坪南山之麓,他喜奇花异草,一棵异生的茶树,经他悉心培育,发酵炒制,终得传世茗茶铁观音。乾隆六年,王士让奉召赴京,以此茶馈赠礼部侍郎方苞。方苞转献内廷,乾隆饮后大悦,召见王士让。王士让如实禀告此茶发现始末,乾隆认为此茶乌润结实,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在王说发源地,我静坐在昔日王士让的南轩,冥想两百多年前的某个清晨或者黄昏,读书读累了的王士让如何采下嫩芽,如何晒晾烘炒,如何第一次发现铁观音独有的兰花香。
我掏出笔记本,写下了下面的句子:
两百八十年
风一般,流过了
我,齐国临淄的来客
被观音的惊艳醉倒后
回过头
膜拜你
儒雅沧桑的脸
风会带走我的脚印
却带不走
我的敬仰
和铁观音的香
写完后,我恭敬的压在铁观音母树边,以表达一个来齐鲁大地的仰慕者对王士让的敬仰。
魏说与老茶农魏荫有关,他勤于种茶且信奉观音,每日晨暮必在观音像前敬奉清茶一杯,数十年不辍。有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自己在石缝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壮叶茂,芬芳诱人。第二天魏荫循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石隙间发现一株如梦中所见的茶树,他喜出望外。遂将茶树移植在家中,悉心培育。茶树经数年的压枝繁殖,株株茁壮,于是魏荫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一天有塾师饮了此茶,便惊奇地问:“这是何好茶?”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的经过详告塾师。塾师道:“此茶乃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吧!”魏荫听后,连声叫好。这虽是个传说,可在其发源地的代天府,我依然虔诚地上香、磕头、求签,以表示我对魏荫老人和神明的尊重。
坐在导游的摩托车上,身边是葱郁的茶,耳畔是呼啸的风。导游说,站在前面的山顶就可以看到厦门,他们的茶一般通过厦门远销海外。我说好,茶为国饮,中国是茶的故乡,让中国的茶走向世界,为国争光,这是最大的荣耀!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茶,自会淡;曲,终要散;人,总要归。

归程,没有伊人折柳。我依旧微笑着向身后挥手,挥别安溪,挥别茶山,挥别我三天来留下的脚印!
心随流水去,身与清风闲。安溪,我还会微笑着来,犹如我今天微笑着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