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精神家园留有一份寄托

请给精神家园留有一份寄托

习惯法散文2025-09-23 21:20:18
近年来,关于浮躁和烦躁的话题甚嚣尘上,好像身边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如意,即便是大家许久不见,见面聊天的话题总也离不开抱怨,一时间,怨言满天飞、郁闷随处见,影响了人们本应舒畅的心情。诚然,现今社会节奏快、
近年来,关于浮躁和烦躁的话题甚嚣尘上,好像身边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尽如意,即便是大家许久不见,见面聊天的话题总也离不开抱怨,一时间,怨言满天飞、郁闷随处见,影响了人们本应舒畅的心情。
诚然,现今社会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各形各色的压力充斥了人们的生活,好像人们从出生那刻起,生命中始终存在的就只有压力二字。尤其是参加工作和成家之后,同时扮演着家庭和社会两种角色,挑起了生活和工作双重重担,精神压力可想而知,偶有抱怨,发泄一下心中愤懑也就不足为奇了。
抱怨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抱怨成为常态、让精神无处遁形。人们满眼看到的都是问题,切身体验的全是不公,心中信仰消失殆尽、精神家园破败不堪,仅存的还能吸引人们继续为之奋斗的就是现实的利益诉求。如果能坚持为那仅存的利益诉求而战,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奉公守法、刚正不阿,那也算是社会之大幸,毕竟它没有破坏社会秩序,而且传递着推动进步的正能量,但人世间事与愿违之事又是何其之多,当人们仅存的奋斗愿望一次又一次被社会不公所击破的时候,心中积聚的愤懑和怨恨也就可想而知,而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大多数人上升通道被阻塞,人们看不到翻身的希望时,这种积聚已久的愤世情绪极有可能因某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而引爆,以火山喷发、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席卷整个社会。果真如此,将追悔莫及,将成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之大不幸。
拒绝浮躁,给精神家园留有一份寄托。浮躁者的双手永远托不起事业的辉煌,浮躁者的双眼永远看不到胜利的曙光。少一种急功近利,多一份脚踏实地;少一种斤斤计较,多一份豁达从容;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无不具备沉稳的性格、踏实的作风,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为欲望所扰、不为名利所困,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要始终坚持仰望精神高地、坚守道德底线,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寻找那偏安一隅,给精神家园留有一份纯粹的寄托。
脚踏实地,给顺势而为标注一种从容。历史发展是“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纵然你对未来有太多迷茫,抑或你对现实有诸多不满,你所能做到的也只有顺势而为,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用耐心和隐忍等待稍纵即逝的人生际遇,用坚韧和毅力划破阴云密布的沉沉夜空,用泪水和汗水擎起未来天空的阳光灿烂,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生活的每个细节着力,做到在学习上求得深入,坐得住、静下心、想的深;在工作上求的踏实,勤奋、刻苦、投入,在平凡的生命中寻找那不经意的闪光,让人生旅途增加一份淡然,给顺势而为标注一种从容。
仰望星空,给平凡人生增添一种高尚。站在今天的历史瞭望台上回望昨天,我们深感作为当代国人之幸运,没有战争的蹂躏,没有饥荒的熬煎,没有瘟疫的威胁,没有运动的摧残。我们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如此种种,我们比起我们的长辈要幸运得多。我们要把生活的摄影机,对准社会的光明面。人要经常看到大明,才容易上进,有奔头、有希望、有成绩;人一旦做出成绩,他才容易理解与其成绩经切相关的环境,才容易抓住机遇,提高情绪努力进取、魏书生同志常说:“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更没有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在我们有限的生命里,理应有所追求,这种追求,应为纯洁的追求、高尚的追求、不参杂私心杂念和名利诱惑的追求,只为保留一片心灵的净土、守望精神的高地。有了高尚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开阔眼界、思路、胸襟,也就可以为平凡的人生增添一种高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