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燕泉山

春到燕泉山

地域分工散文2025-12-02 03:59:15
燕泉山公园坐落于乌什县城西端,距离阿克苏市120公里,因山上遍布的远古蚌壳化石和山下的九眼活泉而得名,为国家3A级景区。春日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池水澄碧,泉眼叮咚,是一年中最美、最闲适的季节,而这
燕泉山公园坐落于乌什县城西端,距离阿克苏市120公里,因山上遍布的远古蚌壳化石和山下的九眼活泉而得名,为国家3A级景区。春日里,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池水澄碧,泉眼叮咚,是一年中最美、最闲适的季节,而这个季节里最好的时间当数清晨。
早起登山,若再赶上晴好天气,那简直是一种恩赐。只见天光微亮,天色有种柔和纯净的蓝,新鲜欲滴。远山被薄雾微微笼罩着,太阳将出未出,橘红色的雾气正慢慢溜走。鸟儿在林间嬉戏,欢快的你追我赶,惊得露水“啪嗒啪嗒”的落个不停……
进大门左拐,从检阅台处开始登山。迎面是直上的几十级台阶,正处于背阳面,黑黢黢的,陡峻异常。一步步登去,脑中不觉的浮现出泰山挑夫的影子,他们日复一日的在盘盘山道上上来下去,艰难的架起了山脚与山尖的人力之桥。他们脸上的纹路如山道般曲折,黝黑的脸庞恰似这黑黢黢的山影。
过了拱形石门,右拐,山道变得平缓开阔,四周的天光好像一下子聚拢而来。鲜红的朝阳洒在道边新生的草木上,点点露珠散发出五彩的光芒。砖砌的围栏好似城墙蜿蜒而上,一览亭在蓝天的映衬和朝阳的映照下显得华美而纯净。信步而上,一边是嶙峋而上的山野春色,一边是铺展而去的乡村晨曦美景,一边活泼多彩,一边恬淡安逸,两两相望,美不胜收。登山不再是登山,赏景也不再是赏景,自己好似融入了画中,成了画幅微小的点缀,以画景为衬,树木山石为伴,乐在其中,乐得其所。
不知不觉来到了好汉坡前,百十台阶累累而上,比检阅台处更陡峻,更突兀。台阶就凿建在山脊上,左临深谷,被瘦削的铁杆铁链护着,右建矮墙隔着悬崖,走得人心惊胆战,步履异常谨慎。好汉坡就像到达天街的最后一段考验,战胜了就会有满地的蚌壳化石奖赏你,任你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等见了这些远古时期的小东西也不由得好奇心起,顾不得休息片刻,就满地找寻起来。只见有的镶嵌在岩壁上,有的被风化剥落了一地,有的形似燕翼,有的形似燕尾,造型奇特,惟妙惟肖,这也正是燕子山名称的由来,也直接证明了在远古时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惊奇完了,不妨捡上两片喜欢的,带回去好做纪念,再想想自己与远古生物为邻,不也颇有几分情趣?
抬步一览亭,乌什景物风貌尽收眼底,顿生莽莽慷慨之情。此时,太阳已升至半空,薄雾散去,山色变得清朗起来,谷地地貌尽显无遗。北有天山山脉,偏东走向,褚红色的低矮山岭后雪峰林立,天山第一高峰托木尔峰也难得露出了尊容,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圣洁而可亲。南面卡拉铁克山成弧状,自西南而东北,荒凉干旱,几乎没什么高大草木,炙热的太阳就挂在山顶,山石被晒得闪亮亮、乌蒙蒙的,看不分明。托什干河自西北而来,流经县中部并与两旁的南北两山构成谷地平原,形成一片片绿洲。放眼望去,树木葱茏,麦苗返青,夹杂着一片片、一株株的花树,水塘和房舍在林间地头若隐若现,炊烟袅袅,一派生机。闭目,深呼吸,浓重的乡土味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神清气爽。山脚下的小城也慢慢苏醒过来,路灯灭去,店铺门开,三三两两的人走出家门,或步行,或以车代步,慢慢汇聚到大马路上,熙攘着,裹挟着,然后消失在各自的单位里。广播体操的声音次第响起,新一天的生活就此开始。作为乡村与城市的交界点,小城人的生活繁忙而井然,简单而祥和。
山腰石壁中,竖立着一座高大的石碑,上刻“远迈汉唐”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形象的记述了乌什县远在汉唐就与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石碑旁有一高大石壁,满布蚌壳化石,大多已被人破坏、挖去,只剩满壁疮痍,责问着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石壁间的下山道边长满了苜蓿,这种野菜可蒸,可凉拌,营养丰富,多被维族老乡种植,清明后采摘,拿去市场出售。公园门口熙攘的早市上就有卖,一元钱满满的一碗,承载着浓浓的淳朴与信任。
山下九个泉眼一字排开,一年四季不间断的往外涌着泉水。泉眼四周挖浅坑以铁栏围之,地下铺有管道,连接着中心湖,涌出的泉水流入湖中,又从湖中流到公园各处,浇灌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湖边植有垂柳,外围是青杨,都已发芽长叶,围着中间两湖碧水,绿影婆娑。一湖中心建有亭台,底座成船形,似要扬帆起航,掩映在绿柳从中,精巧别致,动感十足,又颇具民俗风味,此时鸟语声声,宁静而悠远。一湖中心长有小片芦苇荡,青芽还未长成,枯黄的苇杆摇曳着雪白的芦花,野鸭嬉戏着,声音贴着湖面一声声的荡过来。两湖有短渠连着,上架拱桥,远远望去好似一支碧玉手镯。有晨练的人从桥上跑过,跑过湖边,跑过九眼泉,跑过一株株老柳树,阳光穿过林梢,洒下一路光点,晨景在光影的明灭变换间显得惬意又颇具动感,自然又贴合人气。
一路走来,太阳已升得老高,公园门口的早市熙攘着未散,出售苜蓿的维吾尔族老大爷正把满满一碗苜蓿倒进顾客的购物袋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