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山驴行记

大寨山驴行记

见下文散文2025-11-17 11:02:52
应朋友邀请,参加了昌邑的一个驴友团,计划周六17号去淄博的大寨山徒步一日游。16号晚上不知怎么就失眠,一直折腾到接近一点才睡,凌晨4点就醒了,然后迷糊到5点半闹钟响。匆忙起床洗漱整理完毕,给家人做好饭
应朋友邀请,参加了昌邑的一个驴友团,计划周六17号去淄博的大寨山徒步一日游。16号晚上不知怎么就失眠,一直折腾到接近一点才睡,凌晨4点就醒了,然后迷糊到5点半闹钟响。匆忙起床洗漱整理完毕,给家人做好饭,自己简单吃了一点,亲了亲还在酣睡的女儿,然后背起鼓鼓的行囊就出发了。
打车去了佳乐家超市集合点,一看同行的26个驴友驴友竟然还有四五个我认识的人,真是意外的惊喜。人到齐后大家坐车出发,一路上有说有笑,甚是开心,我则闭目小睡补充睡眠。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淄博池上镇抗日战争时期的九道联合办事处旧址。大家下车集结清点人数,然后合影留念。领队无意大哥讲解了爬山应该注意的事项,特别提到要注意把自己产生制造的不可分解的垃圾随身打包带走,不能污染环境。我听后对领队就有一种敬意,起码表明这是一个素质很高的团队首领。最后随着领队的一声“出发!”大家欢呼雀跃着前进。
说实话,我平时生活几乎都是深居简出,朋友圈子相对简单,出去旅游也都是和家人或者朋友一起,第一次走出书斋和陌生人群(虽然有几个人认识,但没交往过)出去远足,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体验,我对此也充满好奇和期待。我是一个非常懒散的人,不大爱运动,尽管去年一直断断续续的在健身房锻炼,体质也算不错,但对于爬三座大山,走20多里山路,心里还是有些打怵的,无疑,这对自己无论身体和毅力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真害怕自己坚持不下来,拖大家后腿。但看到同行的驴友意气风发的样子,不知不觉也被感染,想象着自己站在高山之巅,迎着猎猎山风,啸傲山林,指点江山,一览天下的豪情,心里那种征服的雄心壮志慢慢升起。暗暗对自己说:“加油!我是最棒的!”
第一座山开始相对还算平坦,山民开垦的梯田里种着各色的果树,今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更晚些,阳春三月了,还是春寒料峭,都还没有开花。唯有山路拐角处有一树杏花开得热烈灿烂,给这萧瑟清冷的大山增添了无限的春色和生机,很多驴友都赶着和这株杏花合影。在山民开辟的最后一层梯田上,领队吩咐原地休息,大家向后传达着口令,驴友们有的喝水,有的合影嬉笑着,很热闹。极目远眺,远山苍莽,起起伏伏,浅浅淡淡,隐隐的雾气环绕着山顶,一条河流如一条轻柔舞动的玉带,在山下弯弯曲曲的环绕,让巍峨冷峻的群山多了一丝丝柔情。小镇的红瓦房子和白墙顺山而建,隐隐的犬吠,山脚下交错的阡陌,山间一层层的梯田,或浓或淡的绿意,这一切如同一幅国画大师的水墨画,高超的技艺,晕染出无穷的韵味,真可谓:“旷览不容尘世隔,一痕山影淡如无。”(清画僧渐江《题湖山平远图》)让人感觉如痴如醉。我不禁张开双臂,高喊一声:“大山,我来了!”引得周围的驴友一片善意的笑声。
前方传来领队出发的声音,大家正要动身。驴友“悠闲”叫着有些头晕,一个趔趄,竟一头栽到悬崖边下一点,幸亏悬崖边的小树挡住了他。旁边的驴友“期货”眼疾手快,赶紧去拽“悠闲”的胳膊,防止他继续滚落。我离得比较近,也冲上去,拽住了“期货”的一只胳膊往上拉他。这时候大家都看到了险情的发生,几个男士上来把“悠闲”和“期货”拉了上来。我的心狂跳着,喊着:“好险!”大家赶忙把“悠闲”扶到比较平坦的地方,展开救助。前面的驴友都赶回来询问安慰。大家拿来巧克力、水让他补充能量,幸亏“悠闲”只是眩晕,没有受伤,估计早饭没吃低血糖引起的,临上山的时候他还喝了一罐青岛啤酒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这时候回头发现悬崖边上,扔着一个数码相机,也不知道是那个驴友情急之下只顾救人了,赶紧捡起来还给他们。领队过来询问,重新讲解了注意事项,并安排人送“悠闲”下山。“悠闲”说休息一会就没事。大家继续休整一会又重新出发。没想到只爬了一会,“悠闲”又晕倒。于是领队就决定安排人下山送他去医院。问:“你们谁愿意去?”驴友“笑看人生”、“吉祥如意”主动报名,领队又找了两个人,嘱咐他们有事情随时电话联络并约定在大寨山山门再会合。带着对他们的牵挂,我们继续前进。
越往山上走道路越是崎岖险陡,除了山民踩出的一条羊肠小道,几乎就没有了路,很多时候,草和荆棘遮掩了小路,同行的驴友就用登山杖挡住荆棘,好让其他驴友通行。我因为是初次登山经验不足,没有登山杖和手套,“期货”驴友借给我一只登山手套,好让我攀爬时不至于伤到手。我在山脚下捡到的一根梧桐竿也当做了我的拐杖,尽管不甚专业,却对我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后来在爬第三座山的时候,我把这根“拐杖”送给了驴友“七零后”,他体重246斤,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重量级”登山健将。:))
在一个叫“阎王鼻子”的山路上,我遇到了登山以来最大的艰险,那里的山路只有半米宽,左边是险峻陡峭的山体,右边半米脚下就是几乎笔直的万丈悬崖,万一不小心滚落下去,那绝对是粉身碎骨的后果。我克制着自己想尖叫的冲动,对自己反复念着由队友传来的领队的口令:“注意脚下,踩稳了。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此时此刻,也顾不得形象文雅与否,我几乎是手脚并用的努力攀爬。女驴友“玫瑰”看我吃力,伸手拉我,于是我又顺利地登上一个台阶,她问我:“大姐,感觉怎么样?”我哈哈笑着说:“真爽!累并快乐着!我能行!”在攀爬“阎王鼻子”的山路上,好几个驴友都曾对我伸出援助之手,尽管有的人我还叫不上名字,但让我深深体会到一种团队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真诚真情,内心涌动着一股股暖流,使我增添了无限的勇气和力量,并最终顺利通过了“阎王鼻子”这段最为艰险的山路。
过了“阎王鼻子”有几块少许平坦的大石头,领队又吩咐原地休息。这时候我才放下心来,回顾了一下刚才经过的风景。记得以前央视电视台有一段经典的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广告,因此记得很深刻。站在“阎王鼻子”上面,环顾四周的景色,刚刚还在那里大喊:“大山,我来了!”的山顶现在看来竟是那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周围的小山星罗棋布,如同众星拱月般拱伏着我们这个山顶,小山村也被起伏的小山遮掩在身后,极目远望除了岩石裸露的万丈悬崖,就是半山腰里如绿巨人般林立的松树,和在悬崖边上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