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通行证”

人生路上“通行证”

吉利杂文2025-10-26 02:20:37
“快,先坐下,喝杯开水,暖和暖和!”面前这位笑容可掬的长者,正是今天的采访对象——李思聪。他曾是上海石化生产部生产计划高级主管、高级工程师。去年刚退休的他,至今仍保存着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
“快,先坐下,喝杯开水,暖和暖和!”
面前这位笑容可掬的长者,正是今天的采访对象——李思聪。他曾是上海石化生产部生产计划高级主管、高级工程师。
去年刚退休的他,至今仍保存着一张上海市1977年高校招生文化考试的准考证,李思聪举着准考证,自豪地说:“这也是一张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怀揣大学之梦
1966年,李思聪高中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开始,他不得不放弃大学梦,上山下乡。1968年8月,他来到上海市崇明长征农场基建队,成为一名普通员工。
1974年2月1日,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怀揣着激动和梦想,李思聪只身来到了上海石化参加一期建设。那时,他还是头一次听到上海石化的名字,带着仰慕和崇敬,他每天都快乐地工作着,似乎有用不完的干劲。他的老同事说:“他啊,上班总有忙不完的工作,都没见他和别人闲聊过,老认真咯人。”
虽然,李思聪每天忙于工作,可是闲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自己的高中知识很匮乏,工作时明显感觉不够用,要是能进大学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就好了!这样的想法,一直都深埋李思聪的心底,他知道这只是个奢侈的念头,也只能偶尔让它在心里盘旋几次。
突然有一天,一期建设的石化工地上传来了好消息:恢复高校招生文化考试。这消息,让李思聪的心里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载着满心的喜悦,他立刻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化工专业。李思聪深情地抚摸着那张准考证,告诉记者:“这真的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我原以为与大学之门无缘的。”
叩开大学之门
可是,困难也伴随而来:高考时间太仓促了,仅有半个月的备考时间,没有培训班,没有辅导老师,没有辅导资料……究竟如何备考?有的人请半个月假期集中复习,可是,李思聪并没有这样做。
备考期,也正是上海石化一期建设忙碌又关键的阶段,很多装置的大反应器和塔罐都从内河码头吊卸,再装运到工地。李思聪当时是内河装卸区(现金石物流)筹建组工作人员。记者问:“是否可以让同事多做些,自己请假备考?”李思聪严肃地回答:“我有义务,更有责任挑起担子。”
当问及如何备考时,他又微微一笑:“只能自己克服困难,晚上熬夜借同学的资料复习啊。”每天下班后,他直接去办公室学习,完成学习计划后,才回去睡觉。那段时间,门卫经常问他,为何他的办公室总是最后一个熄灯。
15天里,在8人住的宿舍,李思聪每晚都踮着脚尖儿进门,悄悄地摸到床边,惦念着满脑子题目,最后一个入梦乡。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会拿出前一天整理的难题集,与同事们围在桌旁探讨。当“三个臭皮匠”还是凑不出一个“诸葛亮”时,他就找附近学校的老师问个究竟。李思聪沉吟:“那时候,学习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很珍惜高考的机会,同事间互相学习,老师也‘倾囊相助’。”
天道酬勤!李思聪终于收到了华东理工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上海石化1000多名的考生中,仅30几名考上本科,李思聪说,他是幸运的。
知识成就专业
1982年,李思聪大学毕业,他被分配到上海石化总厂生产调度处,参与生产管理工作。他仍是一如既往地勤恳、踏实工作,不计个人得失!
4年专业知识的熏陶下,李思聪已能得心应手地处理生产装置的异状,他说,这些很多都是得益于大学里的知识。沉思片刻,李思聪又说:“我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赶上了好时候,就该倍加珍惜,多做工作,尤其是要用理论武装工作!”
工作时,李思聪很喜欢瞧瞧这里,听听那里,摸摸这边,问问那边,这样的工作习惯让他摸索出规律:只有强化装置运行管理,努力减少非计划停车,才能提高产量,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不久,这项研究便获得了中石化企协第十届贰等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的荣誉,其论文也获得了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
2003年,李思聪被华东理工大学聘于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企业导师,他常为公司各级单位培训讲课。曾听过李思聪课程的生产部员工孙俊说,李老师的课讲解的很好,简洁、全面、易懂、好记。
2004年,上海石化来了批大学生,他们很想了解石油化工的知识,期盼有一本入门书籍。接着,李思聪便接到上级安排,开始用休息时间着手出书事宜。他捋了捋头发,说:“那时我总在琢磨,怎样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让人理解得更透彻。也换位思考过,若我是新人,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从现场采编信息,查找资料,结合经验编写,到最后的出书成册,他花了近3年时间,特别是在整稿、订稿的辛苦阶段,也都休息时加班加点赶工,从没请过一天假,从没耽误过一天工作。
2006年12月,载着众人企盼的《上海石化员工培训系列教材》出炉了!其中,《石油化工生产基础知识培训教材》就是他参与编写的。这本书既有化工基础知识,也有公司生产体系5大系统介绍,大家评价,它不愧是一件为新进员工量身定做的入门法宝。
遨游“社会大学”
大学的准考证无疑为李思聪叩开了社会大门。获益于求学之旅,李思聪开始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瞧,14张准考证正整齐地摆列在茶几上:高级职称计算机、高级职称英语、集团公司C级外语,一个不少;系统工程、价值工程、运营知识,一个不缺;企业法、哲学、“二五”普法,样样不落……
上海石化二期、三期建设时,要熟悉公司生产体系,他就学系统工程;要平衡、优化生产过程,他就学价值工程;计算机能代替手工解决生产疑难杂症时,他就学计算机。这些年,他在社区忙于小区建设,“临波一家人”把他所居住的大楼建设得像一家人一样,还上过电视和报纸。虽然没有准考证,但他觉得做这样的事也是一场考试,考量对社会的责任感。
李思聪笑呵呵地说:“其实生活和工作都象读大学,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只是针对性更强了。”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