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捞月》的譬喻

《猴子捞月》的譬喻

渥惠杂文2025-04-22 06:19:48
想起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猴子捞月》,它是这样讲的:一只猴子在井边玩儿,看到水中的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就大喊同伴与他一起捞月亮。猴子们为了捞月,把尾巴和爪子连接起来。最下面的猴子刚够着水面,月亮不见
想起小学学过的一篇课文《猴子捞月》,它是这样讲的:
一只猴子在井边玩儿,看到水中的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就大喊同伴与他一起捞月亮。猴子们为了捞月,把尾巴和爪子连接起来。最下面的猴子刚够着水面,月亮不见了。回头看时,月亮还挂在天上。
这个故事讲到这里结束了。小时候只是读得有趣,却不知猴子捞月真正的涵义。今天想来,发现它的多重涵义。
月亮、猴子、水构成故事的主题事物,三者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从故事看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层面,我们就是那些在水中捞月的猴子。就着人与“猴子”起源的关系,把人比作猴子,这里并非贬义。在前进发展的生活的过程中,升官发财如捞月的过程,是有事业心的表现,积极的意义;从贬义上看,便是追名逐利,为钱而死。但无论如何,最终如若取得成功,褒贬而论也是人之自由,评价的方法要结合历史发展的进程。
在人的情感空间,做这样的譬喻也是极为准确的。珍惜固有的感情和身边人,是个人与他人的权利和义务。人们往往会用道德约束自己,否定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我不怀疑任何人之情感的真善,更坚信每个人对美的渴望。在丰富的内心世界,情感在幻想里游走,向往与追求有时正如水中的月亮。古诗人的豪情中月是思归的寄托,是男女的风月雪月。月光是一弯忘情的水,多少人陶醉其中,沉溺其中。
《猴子捞月》的故事一方面告诉我们:不管是真实的生活,还是虚拟的情感世界,都要心存目标,脚踏实地走路。反之,如无知的猴子,人云亦云,最终非但一无所获,也被世人耻笑。
另一方面,对这个故事,另辟新解。我们是一群高智商的猴子,目标是永远不可企及的童话。因为水中的月亮,注定虚空的结果,我们又如失落的猴子了。可是,在奋斗和努力的过程中,丰富了人与人的情感,你会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如同延长了生命。
享受生活和情感,无需关心它最终的结果。这样想来,这个故事颇具有哲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