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你的敌人
凡是一个人对于无法沟通的事物或者是对于受过暴力侵犯的人,都会产生失败的情绪,或者形成对立的行为。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让你感到愤懑、失落和抑郁,在心底生腾出恨意来。你未必没有一个朋友,但你至少会有一个敌人。
凡是一个人对于无法沟通的事物或者是对于受过暴力侵犯的人,都会产生失败的情绪,或者形成对立的行为。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让你感到愤懑、失落和抑郁,在心底生腾出恨意来。你未必没有一个朋友,但你至少会有一个敌人。四年前,当无辜的我被一个领导象批斗右派一样对待时,我的人格、我的母性的光辉、我的自信一霎那间都没有了踪影。一个信仰上帝的同事打电话安慰我:“爱你的敌人,否则会使你失去判断力。”她说的很对,我已经失去了对自己最起码的判断,但是要我爱这个给我带来巨大伤害的人,我如何能够做到!
我觉得我办不到,人类向来是有很多习惯的,比如嗜杀成性,比如得尺见丈。如果他一味的欺负我下去,我一味的宽容。宽容就会变为纵容。我仍然记得初中的课本绥靖的结果是多么的可怕。
我做不到约伯那样,受到很多平白无故的挫折,最后上帝给了他希望。这毕竟是圣经里的故事。用来教导人们走向善的境界,达到用大爱来促使人际的和谐。耶稣的本意也许是:你信仰我,我却实际帮不上你的忙,忍让会出现对立损失最小的结果,才无可奈何的说爱你的敌人。
圣经里的故事,距今已经非常的遥远。想当初世界鸿蒙初开,人们为生而活贫富应当是最先出现的现象,爱你的敌人也是爱那些贫穷的人,给他们生存的希望。让他们感受温暖,感受关爱。而不去造巴别塔。到了十六世纪,随着生产的繁荣和贫富悬殊的加大,胡戈诺战争给信仰带来了危机,才使马丁路德主张的因信称义在历史上流传下来。从此人人都有了读圣经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平凡的人也许会如约伯一样否极泰来,但那是极其少见的。也许花费巨大的代价最后把你的敌人变成你的朋友,如此看来忍让确实是一种美德,如果你自己不觉得懦弱不堪,卑微无比,谁会评论你的人生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呢?
如果没有敌意的前提下,一个人可以去爱所有的人,包括陌生人。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看来这很符合孟子的性善论。仔细推敲这个话题,却发现一百个人也许有一百种说法。
神职人员必然说:“爱你的敌人,实际是让我们知道我们做不到,是让我们看见,原来我们所作的事情,自己觉得符合自己的道德,但是其实是罪恶。”
问我们的长辈他们会说:“做人最起码应该有点风度,做人要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呀。”
你要问法国总统为什么吻他政敌的手,他会告诉你:“敌人根本上是可爱的,因为他们专门制造让你战胜的机会。”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是不想被动。
问生物学家:“草原的黄羊为什么这么多?”他会说:“因为狼比较少。”天敌的少会导致生态平衡问题。
竞技场上,对手都是互相拥抱,比赛结束也来一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如果把它介入人类的历史,让一个国家不计较吃亏和伤害。那绝对办不到,别说阿拉伯和以色列。但是我们能做到公正。
什么是公正呢?就如圣经里所言:“你敌人的骡马丢失了,你若看到把它牵回来带给你的敌人。
复仇是平凡人的天性。但要把握公正。因此卢梭说,社会是契约的社会。我不赞成以德报怨,我赞成以直抱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宽容和理解固然是最好的调和药剂,但如果你的敌人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邪恶和愚蠢,使你的敌人通过你的行为理解了你,不是更好吗?
爱你的敌人,是你的敌人成为对你有益的人,这是相当传统的。不光体现在文学和影视里,更接近人们的思维。
对待自己的敌人总有不同的办法,比如古希腊人的陶片放逐法。爱敌人是神,恨敌人才是人。
现在的社会,如果真的十恶不赦,把自己变成敌人,下场大都不会好。为什么等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在是恶人的悲哀。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