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绿色中飞翔
“童年的时候,我们在蛇口的沙滩上捉小鱼、小虾,放着风筝,听着浪花在耳边歌唱……但那些都是我们记忆当中的事了。现在‘海上世界’周围的海都被填起来了,沙滩也没有了,那艘大船像被困在岸上的一条鱼,再也不能回
“童年的时候,我们在蛇口的沙滩上捉小鱼、小虾,放着风筝,听着浪花在耳边歌唱……但那些都是我们记忆当中的事了。现在‘海上世界’周围的海都被填起来了,沙滩也没有了,那艘大船像被困在岸上的一条鱼,再也不能回到海里。我们再也不能在那里的沙滩边嬉戏,也没有沙滩边调皮的海水舔我们的光脚丫了。
我们呼吁,请不要再填海了,让我们能真正的回到童年的沙滩上,找回美好的童年吧!”
以上是写在深圳市南山区南油小学五(1)班4位小朋友共同制作的题为《我们眼中的南山》调研报告结尾部分的一段话。这份图文并茂的调研报告分为“妈妈眼中的南油小学”、“南山交通的变化”、“南山景点的变化”、“南山经济的变化”、“南山商场的变化”、“我们的呼吁”六个部分。可以看出,4位小朋友在这份报告中很下了一番功夫,而且提出的问题也引人深思。在南油小学的陈列室里,还收藏着数百份这一类主题各异的调研报告,如“找回错放的财富——垃圾分类回收”、“家庭节约用电调查”、“神奇的蝌蚪”、“保护海豚”、“我喜爱的海洋动物”、“神奇的小蚂蚁”、“甲虫的天堂”、“理财与百分数”、“地震与逃生”等等,每一份报告都凝聚了南油小学师生及家长们的心血,每个报告后都有一连串动人的故事,南油师生的生活和未来也因这些报告而变得精彩。
当你走进南油小学的校门,一股浓郁的“海洋气息”就会扑面而来:象征着友善和美好的“海豚雕塑”、生机盎然的“热带鱼缸”、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墙”、娇憨可爱的“海豚博士”……。如果运气不错的话,碰上学校的社团活动日,你还能吃上“烹饪社团”亲手制作的蛋糕和其他美食,听到“琵琶俱乐部”合奏的美妙的古典音乐,看到“火凤凰舞蹈团”的劲舞表演。在生机盎然的“生态林”旁边,一群满脸稚气的小朋友正在写生,他们就是“彩色梦绘画俱乐部”的成员们;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足球俱乐部”的小朋友们正在练习带球技术;而在学校的屋顶花园里,一群小天使正在专注地听老花工为他们讲述茉莉花的故事……。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同学们的身影,每一个角度都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乐园,这令人不禁想起了大诗人歌德《浮士德》里面的名句:“我愿意看见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自由的土地上住着自由的国民”。
带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记者采访了南油小学这一儿童乐园的总设计师、创造者和策划者——陈显平校长。
1、您什么时候开始对环境问题或环境教育产生兴趣的?为什么会产生兴趣?
答:我本身就是一个环保主义者。我喜欢旅游,喜欢动植物,自然也就比较关注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我比较关注人的生活的质量,教育的最终目标无非也就是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品质,也就是说,教育是作为个体的人追求自身幸福的手段,而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品质的高下则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在狂妄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却因对于环境保护的忽视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自身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人类不及时悬崖勒马,等待着人类的只有灾难。因此,从小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我觉得非常有必要。
2、您是什么时候提出“活动育人、绿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的?这个理念在您心里酝酿了多久?
答:我是2002年到南油小学当校长的,当时南油小学己经是深圳市的绿色学校了。作为一个“外来者”、“入侵者”或“陌生人”,我当时考虑的不是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强加在这所学校和她的师生头上,相反,我需要做的是怎么将自己的教育思想“本土化”,将自己的思想改造成适合学校的现状,并能有效推动学校向前发展的形态。因为,你知道,一个学校的文化是缓慢地形成的,需要时间的沉淀;但一旦形成,你想一下子改变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一切决策应该建立在学校当前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就会事倍功半。基于南油小学自身的发展基础,以及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决定在“绿色”上做文章,在继承中进行创新,在继承中凸显创新。当时刚来到这个新的环境中工作,一切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活动育人、绿色发展”的理念慢慢地在我心中成形了。
3、你当时是怎么在“绿色”上做文章的?
答:当时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好,但硬件上可以发挥的空间有限。因此,我觉得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在软件上寻找突破口。我想以创建省级绿色学校为“抓手”,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那时,我在想,到底“绿色学校”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呢?是不是学校的绿化搞好了,就是“绿色学校”了呢?显然不是的。如果这样的话,只要哪个学校舍得在绿化上投入,每个学校都是“绿色学校”了。我更愿意从象征的意味上来把握“绿色”这个概念。在我看来,“绿色”意味着开放、和谐、持续、高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绿色”是生命的绿色,而生命,你知道,是一个“耗散结构”,生命的维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生命必须使自身向外界环境敞开,通过与环境的对话、交流,与其他的生命体一起构成了一个多元、共生的和谐生态体系。教育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因为知识就是在这种对话与交流中建构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品质和丰裕程度也依赖于这种对话与交流。
首先,我得在硬件建设上将“绿色”的理念表征出来,而“绿色”理念的表达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主题为载体。何况,学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也必须有自己重点关注的“核心主题”,有了这个内核,才能像滚雪球一样的,不断拓展和突破自我,越滚越大。此外,文化具有不同的层面和维度,既有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得到的精神层面,又有作为学校日常工作运作的正式规则的制度层面,还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层面,三者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缺一不可。学校文化的建设首先需要确定的固然是精神层面,但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中却要从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入手,因为没有后面二者,精神就无所附丽,也就是说,精神需要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体现出来。
为了寻找这个主题,我得先读懂学校和城市这本书。由于深圳是一个充满海洋文化气息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由琼斯判刑想到的
下一篇:读《人生若是如初见》记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