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对《三国演义》部分人物的映像
三国所处的年代是汉代走向末路,黄巾四起,军阀割据,豪杰踊跃的时代、是人类智慧闪耀光芒启示着后人总结的时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如群星灿烂,在我心中他们有各自的星座。赵子龙在我看来,赵子龙是《三国演
三国所处的年代是汉代走向末路,黄巾四起,军阀割据,豪杰踊跃的时代、是人类智慧闪耀光芒启示着后人总结的时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如群星灿烂,在我心中他们有各自的星座。赵子龙
在我看来,赵子龙是《三国演义》中最完美的男子汉——真正的英雄。
长坂坡前,百万曹军,围追堵截,你看他:左手持枪,右手举剑,银盔白马。你看他:所到之处,掀起狂澜,大有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冲天豪气。
夕阳映红了山岗,鲜血渐满了战袍,硝烟弥漫了旷野,马啸撕裂了天空……
是什么使文雅英俊的子龙将军临危不惧,笑傲群雄,是社稷的安危,兄长的嘱托,孩子的生命,庄严的承诺……赵子龙不会把信任当累赘,相反他为此而自豪,想象不出,如果不是怀揣了幼小的阿斗会有长坂坡前的那场鏖战和赵子龙冲天豪气!
吕布
众所周知,吕布先因物欲(宝马和金银)而向疼爱他的首父(义父)痛下黑手。后因美色(貂蝉)又向有钱有势的次爹(又一个义父)发难,“大功”告成。最后又因美酒反目了和他一起并肩而战的朋友。于是朋友化作了敌人,敌人葬送了伟大的英雄。
那是曾经让诸侯感到头痛的人物,方天画戟所指之处便是一片坦途,即便是倒拖长戟而退归营寨之时也无人敢追,即便是结义的三豪杰也因敬畏而避之,即便是万马人群之中如入无人之境的子龙将军想必也会因慨而叹之!
无论你是谁,无论他有多大的能耐,也无论他为此付出了多大的辛苦,都必须先修行好自己的内心,善良、诚实、公正的内心是光辉自己未来的基石。
司马懿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千百年来倍受一代又一代人的推崇,司马懿做为陪衬者,好不幸啊!
比智慧当然首属卧龙,但我更佩服司马,司马懿更懂得忍耐和机会(有人叫作厚脸皮)。孔明的智慧就是在漫长的忍耐中被消磨掉的,曹氏的社稷也是在忍耐中被断送的,政归司马在于忍耐阿!当然忍耐的极限就是掌控最后的来之不易的机会!,诸葛和司马这两个复姓的人的差别在于一个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个是知道到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而已!
1、司马懿出奇兵,智擒孟达,先斩后奏,孔明被迫退兵,仰天长叹!
2、司马懿不费吹灰之力抢了街亭,诸葛亮不得不调整好心态,唱起了空城计,他的心理能好受吗?
3、卧龙没安好心送女人的服饰给司马懿,而司马却欣然笑纳,就是按兵不动,诸葛先生能不上火吗!
司马懿除了忍耐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外,更值得我们去学是虚怀若谷的精神,不是吗,每当取得战略性的胜利之后,他不是趾高气扬,你听到的是他来自内心的“我不如孔明!”的慨叹。
更值得我们学的他会处理放弃和获得的关系,他懂得放弃是获得的前提,就是我们所说的“与之为取”。细节决定成败吗?不对,不是所有的细节,而是细节中关键的一环(可能是几个)而已。卧龙要把握所有的细节,却失去了关键的细节,司马懿的成功仅仅抓住了几个细节而已!
谦虚地,忍耐的,能抓住问题要害的,善于把握机会的,不断进取的司马先生就是我心中的形象。
刘备
刘备自称是汉室的宗亲,实际上并无政治资本,只是以一腔报国之志和待人真诚的态度,一步一步的与命运抗争,不变的是志向,永恒的是进取,终于使他走向了自己辉煌的顶峰。
1、容人之量
在他看来,万物之中,天地之间,人是最宝贵的,城是可以放弃的,人是要带着走的。于是有了长坂坡前的大战,老婆死于那场战火,儿子差点送命。这是多么大的豪气,如此的心胸焉能不得天下!
2、识人之智
他知道打江山靠的是智慧,把别人的智慧拿来我用,快捷而方便,集思广益,皆大欢喜的事情是他的爱好。当然,他也要辛苦几趟,三顾茅庐请来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思想。这种思想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引导着他前进的方向。从此他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
3、用人之才
走自己的路,让乏味的人说去吧。他认为孔明好,那就是好,
结拜的兄弟看不惯是不行的,因为他知道有一天他们会看惯的。
他说朋友是最好的,老婆孩子不要了也是无所谓的(不是真的)结果得到的不仅朋友,而且靠朋友得妻又得子(我是说孙尚香是诸葛亮请来的,阿斗是赵云救出的)
4、自己的主见
他的主见就是信任下的决策,大仁大义上的不含糊。孔明叫他取代刘景升的地位自立荆州牧时他不同意,孔明后来的速战速决计划也被他否定了。他先礼后兵,后发制人,换取的是人心所向,人心所向的含义就是战无不胜。他的主见还是信任下的决策,在儿子继位的事情上,他对孔明说“当立则立,当废则废,必要时,你可自立为主”想必是真话,否则,诸葛亮不会被感动的。
从桃园结义到三顾茅庐,到后来的社稷之托。感动得他的臣子(也是朋友)义无反顾,勇往向前。感动得他的臣子(也是朋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感动得感动得他的臣子(也是朋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不知道什么是三分天下(后来懂了)只知道为人要厚道,
不知道什么是成功法宝,只知道要取信于民,不知道什么叫失败只知道一生去奋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他一生人品的概括,堪称经典言论。
大度的、识人的、也会用人的、有主见的刘玄德大帝不愧为英雄的大哥。
葛亮亮
自古以来你说谁的胆子最大,我说是诸葛亮,你说他怕过谁。
胆大的人好玩火,他领了刘备的军权后就开始玩火,先是纵火烧了博望,然后又火烧了新野,还不过瘾又与公瑾合谋火上战船。新官上任三把火可能说的就是他。
漫天的火,映红了山城,映红了长江,一颗火红的太阳——诸葛亮就此横空出世了。
胆大的人目空一切,面对曹家万名神射手,他几乎是单枪匹马,
其实就拿了一把很轻的羽扇前去挑战,带回来的是满仓的军箭,临走时候也没忘记道谢,多么飘逸洒脱。
胆大的人自尊心也强,其实周瑜就想听到诸葛的奉承,如果诸葛亮会说点客气话,也就不必总是提防他的合伙人周瑜了,可是直到周瑜离开人世,诸葛亮才对他歌功颂德。遗憾!
胆子越练越大,最后跟司马唱起了空城计,本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战斗到最后:输球不输人
下一篇:中国式有趣老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