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公孙龙与古希腊的芝诺

赵国的公孙龙与古希腊的芝诺

拨弓杂文2025-04-07 10:45:50
我想谈谈中西哲学的比较阅读。谈理论大家可以去看教科书,我想讲的个人的一段阅读经历。我几个月前买了一本《公孙龙子刑名发微》(谭戒甫著,中华书局,1963年8月第一版),关于公孙龙其人其说,大家可能熟悉的
我想谈谈中西哲学的比较阅读。谈理论大家可以去看教科书,我想讲的个人的一段阅读经历。
我几个月前买了一本《公孙龙子刑名发微》(谭戒甫著,中华书局,1963年8月第一版),关于公孙龙其人其说,大家可能熟悉的是“白马非马”、“离坚白”等,许多课本上作为反面教材也提到过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并在毫无逻辑论证的情况下,劈头盖脸即将其定性为“诡辩”,对学人而言,权当作是个笑话,不值一提。《公孙龙子刑名发微》的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若分析马的骨肉皮毛至于极微,像火烧飞灰一样,为我们五官所不及,那么,马的实究竟在哪里?即谓极微仍有,如《庄子?天下篇》所载公孙龙的话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奇哉!在我更早时看过的一本西方哲学说中,提到的比公元前三世纪的公孙龙略早200年的古希腊哲学家芝诺,也有类似的论述。芝诺有一个关于运动的悖论,大意是这样的:运动不存在。理由是,位移事物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J?BURNET解释说:即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无限多个点。在你走完全程之前,必须先走过给定距离的一半,为此,你又必须走过一半的一半,等等,直至无穷。以上这个悖论,被称为二分说,亚里士多德、卡约里、罗素等数学家、哲学家都先后为之冥思苦想,反复论证。回过头再看,公孙龙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不也正是这样的二分说吗?
在2300多年前,一个远在古代希腊的埃利亚城邦,一个远在万里之遥的古中国战国晚期的赵国,竟会有相似的思辨和立论,这难道不是一件看起来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么?可见,在很多时候,学术领域国、西之分,未免使人拘泥于一些东西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