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历门”事件的反思
唐骏“学历门”被披露后,不仅使中国民众对唐骏本人产生质疑,而且展开对精英人士的职业诚信问题的热议。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发现》杂志主编严锋说:“我们没有怀疑唐骏的能力……但是,光学历造假这一件
唐骏“学历门”被披露后,不仅使中国民众对唐骏本人产生质疑,而且展开对精英人士的职业诚信问题的热议。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新发现》杂志主编严锋说:“我们没有怀疑唐骏的能力……但是,光学历造假这一件事,就足以蒙羞。”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吴忠民认为,唐骏作为职业经理人,其实是一个被委托人,诚信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股东或者公众觉得他不诚信,那么这种委托与被委托关系就会变得不牢固”。吴忠民还认为,这可能也反映了国人的一种浮躁:人们更加看重学历等外在的光环而非真实能力。方舟子打假打出了很多水货,唐俊的学历门事件成为这些打假中的一次最吸引人的事件。“诚信是社会的基石。”方舟子说,“如果可以花钱随便买文凭而不被制裁,那样谁还花费力气刻苦学习?社会还怎么进步?”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者未必能成功,成功者却不能不诚信,这个千百年来被印证的道理不是现实的功利就可抹杀的。回归到现实,从深层次的探讨“学历门”事件时,真的让人感觉有些五味杂陈,不知所言却又感慨万千的矛盾心理。有些话不吐不快,却不知从哪个方面说起,有些愤懑却不知道该愤懑谁?诚然,唐俊是一个成功者,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成功者中的佼佼者,我看过他写的书,也看过很多有关他的商业和人生的感言,个人觉得他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富有干劲的人,对他印象不是太差,也不怎么良好。我觉得唐俊是幸运,同时也是悲哀的,幸运的是他用造假的文凭骗过了微软,骗过了很多人的眼睛,成功的坐上了“打工皇帝”的宝座,悲哀的是假的东西终究是假的,它不可能得势长久的。不知道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还是他唐俊一个人的悲哀?
学历造假的事件,究竟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值得我们一生珍藏的永远记忆呢?若然不是这个社会的风气,大讲特讲学历,学习,工作,创业都向学历看齐,又何以滋生出文凭热,出国热,考研热,读博热呢?一度高学历的人被人们认为是能力卓群的人,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学历造假的这些事都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改变的了的,这也不是一群人或者几群人能改变的了的,这是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的自我反思,自我定位还社会一个清平世界。现在的社会風氣,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讲你改变不了社会,就要努力适应社会,这话似乎没什么不明智之处。现实的社会,要的是贴近实际的东西,可以不用管是用什么手段,什么方式取得的,现实的社会,要的是装点门面的奢华粉饰,可以不需要理会这些奢华背后隐藏了多少人的哭泣与呐喊,现实的社会,要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狂放,可以肆意的挥霍自己的青春和潇洒不用理会道德的介入。鲁迅先生说过,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毛主席也曾说过,人还是真切,实在着,活的舒适,是啊,人怎么能因为名利和金钱,因为欲望和虚荣而忽略道德和精神的力量,而违背人性和公理的标尺呢?
现在的人喜欢讲究面子,国家也是一样,面子是大事,可以为了GDP的增速去忽略民生的疾苦,可以为了奢华的盛会去挥霍人民的积累和财富,可以为了招财经商而忽略生存环境的继续恶化。在中国企业何尝不是这样呢,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一道学历的门槛,堵住了多少想干事情而没有机会干事的人,也寒了多少那些手握技术,心有思想的人的心。往往没有高学历的人,比拥有高学历的人更知道怎么去干实事,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不会被淘汰,他们容易满足,服从管理和安排,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中流砥柱。悲哀的是,很多企业都唯学历是宝,可笑的是,一个公司招聘仓库管理员,招聘卫生员还须要本科学历,因为这样才会使他们的企业员工,本科学历率达到百分之百。是可笑还悲哀呢?前几天看了一则广告说是招技术人员,我拿着资料去应聘,招聘人员告诉我说,我们只看能力,不看其他的,你交三百块钱,我包你进厂做事,我无语了,难道学会交钱和送礼是你们所要的能力吗?我一直以为一个企业的管理和国家的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处,看了明朝改革大家张居正的文字,我明白了他一生中为什么一直重用循吏治国,重视实干,不喜欢清流清议一类文人了?务实和进取才是发展与进步的动力,实事求是才是我们获取成功最能经受得起考验的诀窍。相信唐俊也不是一个没有信誉的人,更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也许他的悲哀就是悲哀于这个时代吧,悲哀于这个充满伪装的社会,悲哀于这个惯于炒作和狡诈的狼性生存哲学吧!
相信,以后当社会的伪衣被那些富有良知和责任的人撕破,社会的丑恶和阴暗被那些富有正义和担当的人揪出来的时候,那些埋头苦读、苦干的人,再也不要上演“老实人吃亏”的幕剧了。惟如此也才是我们真正值得自己珍藏的,自己坚守的,自己担当的,我们不做造假之人,我们要做最真实真切的自己!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足球靴子与快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