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

塔尔寺

黑球散文2025-11-19 03:07:10
塔尔寺离西宁城区有三十公里,到了那儿买一张大门票三十元,看大金瓦寺时买一张票五元钱,再花上五十元钱请一个导游,详详细细地给我作介绍,真是不枉此行。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它的创始人是宗喀巴大师,这是
塔尔寺离西宁城区有三十公里,到了那儿买一张大门票三十元,看大金瓦寺时买一张票五元钱,再花上五十元钱请一个导游,详详细细地给我作介绍,真是不枉此行。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它的创始人是宗喀巴大师,这是信徒必须朝拜的地方。传说中宗喀巴大师的母亲在这个地方生他时割断脐带滴下几滴血,就在这滴血的地方长出了一棵菩提树。宗喀巴大师到西域去学习佛教文化去了,他的母亲想念他,捎信给他,他认为自己学业未成,一直没回来,就在信中让母亲把树用布缠起来,再在外面修一座塔。所以最初这儿就只有一座塔,也就是先有树后有塔再有寺。现在这座塔身镶着银和宝石,就在大金瓦寺里,而在这塔里长着那棵菩提树,神奇的是那棵树几百年不见阳光仍然活着。这是因为它的根从塔底向外长出来,在寺外的两边长成了两棵高大的树,塔中的树就靠伸出外面的枝叶提供的能量生存。去年翻修大金瓦寺时人们发现塔内的树的根仍是活的,而且与外面的树根连成一片而得出的结论。听说塔内树上的每一片叶子上面都有一个佛像,想来我一介凡人俗眼,对佛又不是至虔至诚,是无此佛缘的。在高原,因不是花红柳绿时节,到处仍是光秃秃的,别说有佛像的树叶,就是一片菩提树的树叶也没有见到。但我还是记住了光秃秃的佛树样,只是下次让我看到挂满树叶的菩提树,想来定会不认识。
你们信不信活佛转世一说?听介绍应该是真的,但我却没有见到活佛,听说他现在没有寺里面。在夏季,这里会有很多的宗教仪式,那时就有可能见到活佛。而且经过活佛开过光的东西都是很灵的。带我去的这个朋友很相信这些,他送了我一个经过活佛开光而且在家里供奉了几年的护身符,说是很灵的。我怀着特崇敬的心情小心地捧于手中,置于随身钱包中,心里想着,这样,我钱包里的钱是不是会只增无减呢?
塔尔寺里有大、小金瓦寺,大金瓦寺顶上镏了一百六十多公斤黄金,小金瓦寺顶上镏了三十多公斤还是六十多公斤黄金我记不清了。只是对那一片耀眼的金黄留着很深的印象,俗人就是俗人,老想着,这么多黄金用来铺屋顶,好奢华啊!
塔尔寺里有佛学院,喇嘛在那里要学上十五年才能领到学位证书,其每年发给的薪金就根据学位的高低而定。
在我们那儿只有汉传寺庙,里而供奉的观音全是非常和善的面容,而在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发怒的观音像,黑脸、血盆大口,样子很狰狞。还有就是弥勒佛,我们一般看到的就是腆着大肚子、笑得合不拢嘴、坐着的样子,而在这儿看到的是身材极好、微笑的站立像。男神的相貌和善,女神的相貌恐怖。我们叫出家人为和尚,他们叫喇嘛。和尚不能吃荤,喇嘛却可以吃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以外的肉。以前我以为天下佛教都是一样,现在看了才知道差别这么大。
塔尔寺不是很大,但里面的三绝却是很有名气的。一是壁画,保存了几百年,它的颜色仍是十分鲜艳,就和刚着上色的差不多。听介绍说这些画的颜色全是用一些天然的有色宝石研磨成粉后调和着上去的,太奢侈了,我这外行是看不出那究竟是宝石还是化学颜料。二是堆绣,就是用一些布片、象牙、宝石之类的东西先做成辟如眼珠、指甲、装饰物之类的一些小部件,当然是什么颜色的部位就选什么颜色的宝石,再粘到一块布幅上,在一些需修饰的地方就用那些宝石制成的颜料上色,这样一副成品就问世了,它的价值不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三是酥油花,这才是让人特别特别佩服的作品,如果没有人介绍,我一定会认为那就是石雕铜浇的塑像。酥油就是平常喝的牛奶上面浮的那层膜制成的,它在三十几度就会溶化,所以制作酥油作品就必须在寒冬腊月里,而且还得把手伸到刺骨的冷水中制作。他们在酥油中加的颜色全是取自天然,一般制作一副作品要花上两个月时间,做酥油花的喇嘛没有不患关节炎的,很多人的手都变了形。每年由两个院各制作一组作品,然后评出冠、亚军,再就在春节前还是后的哪一天换下去年的作品,当然,在换时有一个大型的仪式。这两副作品也放在装有空调的玻璃橱窗里展出一年的时间,然后就被替换下来了。
看到这些民族的瑰宝,心中的崇敬一分分加强,以前我老认为和尚只会念经打坐,原来他们竟把如此神圣的文化发扬着、展示着。在导游的示范下,我诚心诚意地以藏传佛教的膜拜方式向三宝朝拜,同时也是对三宝的制作者表达一点儿敬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