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人与故居
时光之河以无声的行走,把岁月留在了身后,并沉淀为历史陈酿。如果我们寻着这条河流去探源,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城市的老街曲巷深处,都有无数尘封的珍藏和记忆。那些曲径通幽的去处,若许就是一个历史的窗口。那里
时光之河以无声的行走,把岁月留在了身后,并沉淀为历史陈酿。如果我们寻着这条河流去探源,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城市的老街曲巷深处,都有无数尘封的珍藏和记忆。那些曲径通幽的去处,若许就是一个历史的窗口。那里,曾经又是怎样的生动与鲜活,那些人物,在时代与时空的交错中,又曾是怎样的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呢?他们沉淀为历史,构成了一座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名片,这些城市和这个城市的人们,又会怎样的引以为自豪,倍感光彩和荣耀呢?!桐城就是这样一座既年轻,又古老的城市。你若徜徉在小城的曲巷幽深之中,你也一定会发现,不经意间就会遇到飘散着翰墨香味的名宅故园,就有这番感受!还是让笔者做你的导游,去叩访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吧!
左忠毅公祠、啖椒堂及其主人
穿过小城的市府广场,转入香樟味很浓的清风市街,再转入北大街,就到了左忠毅公祠和啖椒堂。呈弧形的北大街,其实哪有“大”字可言呢?只不过是条古老的宽约四、五米的老街。老街旧貌依稀尚存,行人和小型车辆穿梭其间,给这座故居带来了喧闹。左忠毅公祠与啖椒堂相连一处;祠堂是家乡人为纪念明朝佥都御史左光斗而兴建的;啖椒堂则是左光斗的故居。左忠毅公祠原为三进,粉墙小瓦,大屋檐,朱门深凹,门石相对。曾因年久失修,前进毁坏,近几年经过文物部门的保护和修葺,已恢复了原貌。该祠前、中、后三进均为木结构建筑,中进是大殿,三开间,大殿为七架梁加前后破架。啖椒堂原是三进式老式建筑,前门楼曾毁,现已修复。中进和后进保存完好。啖椒堂中进是明间堂屋,即“啖椒堂”,两侧次间为左右上房,后进为住宅生活区,是明万历年初的建筑,均是文物保护重点。
一座饱经沧桑的古建筑,承载的是时代和主人曾经的岁月,是历史的遗存与见证。来到这里,笔者仿佛感受出古朴的气息和主人刚直不阿的禀性。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是明代官员、著名水利专家,东林党的主要成员。天启年间,阉党横行,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当然是极力支持,并独自上疏弹劾魏忠贤三十二个该斩罪行。此后,左光斗便遭到阉党魏忠贤的打击报复,与杨涟、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一起被捕入狱。据《桐城县志》载,左光斗在家乡被捕时,家乡父老倾城出动,人们头顶明镜,手捧清水,截住马首,一条北大街哭嚎声一片,就连捕快“缇骑亦为之涕零”。一个朝廷命官的起伏人生,何以让百姓如此情牵意笃?以致父老乡亲涌堵街道,跪地要求放人。原来,左光斗抨击的正是早已民愤极大的阉党,他表达的愿望正是民心所向。魏忠贤在朝政专权弄事,坑害忠良,黑手所及,民心丧尽,而此情此景,正是家乡父老真情的表达,实乃催人泪下!左光斗自幼家境贫寒,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此后当过左佥都御史,领直隶屯田事。在此期间,他走遍了河北的山山水水,目睹了“荒原一望,率数十里,高者为茂草,洼者为沮洳”的凄荒景象。向朝廷上书,提出借鉴南方兴修水利的经验,种植水稻。并根据河北的现状,设计出引流、设坝、疏渠、建闸、筑堤等十多项水利方案,在实施时,他亲临现场,“督官吏教民种植桑麻蒿桔”,以致天津兵备副使王祖宏感慨地说:“向之一望青草,今为满目黄云,鸡犬相闻,鱼蟹降网,风景依稀,绝似江南。”左光斗倾情民众,体恤疾苦,却又是疾恶如仇。然而,他又是惠眼识人,处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他任京师学政时发现史可法才学过人,便爱之如子,极力举荐。史可法则不忘师恩,冒死去狱中探视左光斗。左光斗教诲他要以国家为重,不要因已误了前途,史可法感动得泪如雨下。左光斗最终被迫害致死,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明末六君子”冤案。崇祯帝即位后左光斗的冤案得以昭雪,追赠为太子少保,谥“忠毅”。当他八十四岁的老父亲接旨后,端坐暝目,不语而亡,那是一种大悲大切的等待与结束,更是啖椒堂里飘散出的苦涩翰墨气息……
似乎,一切都该结束了,却又分明在延续。其实,一个正直的良臣,无论是冤死还是昭雪,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冤死是黑暗的结果,昭雪同样还是悲哀!而这座古建筑的存留与保护,总是在明示什么,诉说着什么……是什么呢?方苞的《左忠毅公轶事》、《狱中杂记》早就编入中学课本,但笔者以为,那只是一种纪实,而我们要提纯的却是那种刚正不阿,敢于和邪恶较量的精神,是为官为民的思想。不然万民的呼声何以传至今天呢……
潇洒园与才华横溢的方以智
真是个清静与清幽的所在!仿佛听到久远的钟磬之声,又分明似有似无。只是桐城市内一条僻静的曲巷,叫寺巷,可那座唐朝时的寺院早已无存,钟磬之声已隐入历史,留下的是一片幽静。寺巷呈南北走向,徜徉其间,会感受一份古老与潇洒。潇洒什么呢?不是什么,是一座透出岁月沧桑的老宅旧园----潇洒园。潇洒园又称“廷尉第”。是因方大镇担任明朝万历大理寺左少卿而得名。这座老宅现存三进,总面积约1221平方米,北进和中进均为八开间,是南方常用的木构架抬梁式建筑,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潇洒园”是经方以智的孙子方正瑷改建而得名的。明季四公子之一的方以智,就出生在这里,并在此读书、结婚、生子。推想那时的方以智一定是风华正茂,英姿勃发啊!他在姑母方维仪和名师白瑜的教导下,整日持书苦读,畅游书海,汲取了无尽的养料。姑母方维仪,是明朝末期了不起的女诗人。方以智在这样的环境里,九岁即能做文,十五岁就博览经、子、史,二十岁时著作数万言,崇祯十三年成进士,其才学过人,着实不凡。走进故居,旧貌以然,中间的天井,南进和中进之间的长院,时光已将之雕琢得有些残破,可方以智就是经常在此驻足沉思的么?那东西两边的厢房,又留下方以智多少青春年少的笑声,多少情思缠绵呢?也由此我们可以遥想,当年的方以智,与江左诸贤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人称“明季四公子”,他们游历江陵,吟风弄月,纵论国事,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呢……
方以智是明代屈指可数的大学者之一,他的学识囊括古今中外,集天文、地理、历史、物理、数学、药理、哲学、文学、书画、音韵、医学、琴剑、技勇于一身,是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实乃罕见之才!他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留存诗意
下一篇:深圳:大鹏展翅恨天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