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期记忆(三)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春节跟别的假期不同处,单是我们寄寓于其间的愿望和希冀就更盛更浓。有个朋友说过年去进香,愿望是儿子今年考个好学校。我没有进香,也没有膜拜哪个,只是在父母坟前跪下的时候,暗自想着老人还
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春节跟别的假期不同处,单是我们寄寓于其间的愿望和希冀就更盛更浓。有个朋友说过年去进香,愿望是儿子今年考个好学校。我没有进香,也没有膜拜哪个,只是在父母坟前跪下的时候,暗自想着老人还会保佑我们,会保佑我们的孩子早些成熟起来,明白父母的苦心,努力提升看书的能力素质,在这一年里找到合适的伴儿。儿子走上工作岗位,刚刚过了第二个本命年,不小了!虽然有人信佛有人信教,其实本质差不多,都是在心灵深处找到一个归依的地方。至于灵还是不灵,神的事情,天知道。欢乐是节日的主题。三十的春晚,跟初一的饺子一样,成了一道不能或缺的大餐,年年说就那样,味道一般,但年年都要吃。这跟三十年前完全不一样。那时候是饥不择食,有就是好的,现在是挑肥拣瘦;那时候艺术刚刚走进人们的生活,什么都新鲜可口,现在天天是艺术,口味水涨船高。客观地讲,艺术家的水平在提高,精品不断呈现着生活。也可能,我这样的人,口味没有别人那般苛刻。但对于民间以及身边的艺术,跟过去感受过的那种完全草根文化相比,我却觉得提高普及太少,仍在下坡路上,并渐趋式微。群众文化虽然提得很响,实际却做得很少。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民间文化做秀的成份大过了群众主动娱乐的成分。过去职工文化,农民文化,军营文化,学生文化等等都是真实地从大家身边来,自娱自乐,虽然没有轻歌妙舞,但质朴纯美,很有风味。像陕西的羊肉泡,甘肃的拉条子,新疆的烤羊肉,就叫一个有味儿。现在的文化说白了是钱的文化,但凡见到的,都有一股浓烈的铜臭气。过去大家跳的秧歌社火少见了,群众自愿社会支持的戏少了,孩子们跳得热火朝天的气氛不见了,农民吚吚呀呀唱得不怎么专业但十分陶醉的东西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准专业或专业人员的跑穴,花钱弄来的“高雅”“高超”。我们这个小城还算好些,单位都有钱,单位里东南西北的人都有,人才荟萃,夏季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但就这样,主打节目还是从外地专业院团请。而且这种“假”是公开的秘密,从上到下都知道,都认可。或许,一个社会的风气,总是会浸染到所有领域的吧。过节的欢乐里,也离不开这些东西。现在在我的乡下,那里还有社火?像我弟弟小时候跟着村社大人跳得满头大汗各家拜年的情景,早成了近20来年前的风光;像我小时候天天晚上追着农家剧团到处跑的事情,是更遥远的影子了。现在如果上边派了节目,就是花多少钱雇人干的活,这跟外出打工干活相近,跟群众发自内心的文化娱乐到远了很多。关健是,老百姓感受不到文化的快乐,感觉不到身边人唱念做打演出节目的欢乐,你节目弄得再好,再得什么奖,又有什么意义?
节日总是思念怀想的时候。在老的少的全活的团聚时候,这种思念怀想比较空洞,敬把香,想想老辈子经过苦难的不容易,一念之间也就变成眼前的快乐了。当父母先后离世之后,这种怀想到了节日里,则变得真切而深重了。总会在喜欣间猛然想到过去,总会在幸福地游荡中忽然变得伤逝。每一个幸福快乐,把它们放到父母牺牲自我成全子女的好与美之上,就全化做伤心。这也是在整个节日里我最不能释怀的地方。当然还有离别之念,相思之苦。儿女远去,夫妻分别,恋人相隔,都有些思念的东西调和在节日的吃喝中。香甜里有丝丝缕缕地苦涩,日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渗透出本质来。
过年也没有什么好一言以蔽之的话,有的只是生活途中,仅仅在这个叫春节的几天里清水微瀾了一下而已。
2012年1月30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