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课本

俄罗斯课本

内宾散文2025-11-25 22:07:57
取这个名字,只用一种敬仰,一种愿望。俄罗斯,这个与我们有着相同经历的老大哥,从蜜月、断交到再度的交好,磕磕碰碰、纠纠结结了近百年,只因为有着相同的追求和伤痛。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正是两弹发射完
取这个名字,只用一种敬仰,一种愿望。
俄罗斯,这个与我们有着相同经历的老大哥,从蜜月、断交到再度的交好,磕磕碰碰、纠纠结结了近百年,只因为有着相同的追求和伤痛。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正是两弹发射完成之后两国断交期间。因为两弹制造时老大哥突然翻脸,撕毁协议,撤走专家、技术及全部设备,迫使我们白手起家,从原子理论开始自力更生制造原子弹、氢弹。在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我们的领袖神采飞扬,豪情又风趣地说要给赫鲁晓夫一顿的奖章。
那时,政治上是冰封的。但文学艺术却以他的博大烛照着冰河两岸。在教科书中,我们仍可以读到普希金、高尔基、果戈里、奥斯托洛夫斯基这些作家的“红色”作品。
到了80年代,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被称为文学狂欢的年代,一个文学的世界骤然打开。惊诧的不知所措的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凭着那股青春的狂热,如饥如渴地狂啃名著。而在世界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俄罗斯大师们:托尔斯泰、普希金、尔琴尼、车尔雪尼、陀思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基、屠格涅夫斯基、果戈里、契科夫……带着俄罗斯辽阔、神秘,立体地向我走来。也就是在那个时段,精神和灵魂早已在俄罗斯的大地上远足……
2011年五月,青海省作家协会给了一个出访俄罗斯的机会。于我算是圆了一个多年的梦,同时也是一次朝圣之旅。
一踏进那块地,一切都那么熟悉、亲切,一如回到了我的青春时代。莫斯科机场,没有现代化的繁华和喧嚣,老式的二层混凝土建筑,结实、厚重,还有那赤身坦露的水泥地,很踏实。树林中简单、结实的木头尾;莫斯科现场上残破的砖头,凸凹中记载着历史的痕迹;路上慢慢吞吞爬行的火柴头汽车;圣彼得堡机场裸露着里衬的皮椅子;国际大剧院内用铁棒子串在一起的笨重的木头座椅……
在全世界都在追着、赶着、奔向现代化的今天,俄罗斯这个骄傲的老帝国,举着非“物质”的精神大旗,迈着慢慢吞吞步子,骄傲地走在现代化的车道上,给疲于奔命的我们一个怀旧、思考、抒情的理由和空间。在这里,你仿佛回到了老家,踏实、安定。
怎么这么破旧呀!这也叫国际机场?几个同来的操着浓浓的京腔大声地叫喊着。这些北京人,自以为来自繁华的、现代的北京,可以有优越感,可以起哄、寒碜别人。可是俄罗斯人不理会,照旧慢慢吐吐地做自己的事,一脸的淡定、从容,映衬出这些人的无聊、无趣。
只是我被他们这一喊,不由思绪万千。这个国家的过现和现在的种种一起涌现出来。
这个被丘吉尔称为北极熊的民族,从十六世纪以来,以他们的激情、勇敢、不屈不挠的霸气带给人类希望。把一种拯救人类的意识带给全世界,为国际共产主义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战士。他们用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200年的工业进程,把第一课人造卫星送上太空。他们的核武器足以毁灭人类50次,他们的医疗、社会保障、退休体制、国民教育让世人仰慕;他们的奥运金牌、文学艺术、芭蕾舞、电影、戏剧、音乐让整个欧洲黯然失色。
这是一个从战争中发展、成长起来的民族,他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先同波兰打、同土耳其打,再同法国、德国打,同日本、中国打,仗越打越多,疆土越打越大,大到怀抱黑海和里海,跨越欧亚两个大陆,把整个世界远远甩在后面。他的做人、做事不中庸。要么不走,走了就不后退。人生的答案只有两个词“Yes”or“No”,没有中性词。
拿破仑打进来,他们不屈服。一把冬季的大火,把拿破仑围在莫斯科。居住在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大沙皇杀掉拿破仑派来谈判的使者,留来贵重的见面礼金钟,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把拿破仑赶出俄罗斯并一举打进法国,逼着法国投降并将拿破仑赶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让这个不可一世的皇帝的领土仅限于一个小小的岛。
1941年8月,欲称霸全球的希特勒,调动了2个步兵师、4个坦克师、4个摩托师和1个骑兵旅,配备6000门大炮、4500门迫击炮、1000多架飞机,直逼列宁格勒,扬言在9月让“列宁格勒”这个城市在地球上消失。
列宁格勒全城动员,奋勇抵抗,城市被围困882天,供给钱被切断,城市居民每人每天的粮食供给降到25克面包。每天飞机、大炮轮番轰炸,300万人口的城市,战死、炸死、饿死、冻死达150万人。当德军以为大捷在即,派发了庆功请柬,但是用于庆功的阿斯托里亚酒店里却响起了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列宁格勒交响曲》,音乐在城市的上空响起,英雄的人民从地坑、从掩体、从死亡亲人的身体旁站起来。他们昂着头、坚定地前行,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大反攻。一举把德军赶出俄国,打到希特勒的老巢——柏林,并划回他半个疆土,撤走他的工厂,掳来他的技术人员和全部工人。
当叶利钦亲西方战线改变国家的政策及走向时,他们奋起反抗,把叶利钦丢在新圣女公墓的地上,让他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绊脚石。
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还是强大的像他的森林一样的威严和迷幻。正如人们不能从外观看到真正的森林一样,不能从外表来评判它,甚至于渺视他。这头北极熊或许是笨拙的、慵懒的,但他更是强大的、威猛无比的。拿破仑、希特勒这两个世界狂人,最终都被他一一捉拿归案。

森林王国的守恒法则
从飞机上看,莫斯科是个建在森林中的城市,下了飞机,车一直在原始白桦林中行驶,无数白桦树的眼睛如天上的星星在幽地内烁着。
俄罗斯是个森林资源非常丰美的国家,其森林的国土覆盖率占到46%,世界森林资源的51%在俄罗斯。90%俄罗斯人的“别墅”都是在郊外森林中木头屋,很结实。他们藏于森林之中,造成各异,时隐时现。
街道、公路两边都摆放有像童话中的那种小房子,翻译人员告诉我,那是出售的房子。好多俄罗斯人先买一个小木房暂住,然后再去建造自己的别墅,他们的建造很慢,一般要几年到几十年,甚至于有的一生也没有完工。当听到我们用几个月时间可以建一栋高楼时,俄罗斯司机惊得直摇头。
法令和宗教让他们自守一个对森林的定理:坎伐树木有大小、数目限制,坎伐一棵要同时种上一棵,没有理由、也勿须监督。完全自觉自律。
当森林大火发生时,他们有一个看似很相悖方法:在距火源地一定的地方坎树形式一个空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