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印象

蓝田印象

百读散文2025-09-25 09:13:52
五年前,我和一个好朋友在陕西省蓝田县县城住上十来天,对那里的印象很深,留在我的思想深处总是不掉,以至于现在和朋友谈论时还常常提起。蓝田县县城很小,走上半个小时也就走完了,县城的四周是田地,种植着水稻。
五年前,我和一个好朋友在陕西省蓝田县县城住上十来天,对那里的印象很深,留在我的思想深处总是不掉,以至于现在和朋友谈论时还常常提起。
蓝田县县城很小,走上半个小时也就走完了,县城的四周是田地,种植着水稻。县城很安静,没有大企业大工厂,一个县医院一个县中学是最大的单位,周围有一些商铺。到了夜晚还能听到鸣虫的叫声,月亮洒下来的光线足够把县城洞穿,清幽所在,在西安的日子受够了吵闹和噪音,来到这里发现真是世外桃源。
县城也有商业,蓝田是全国著名的玉石产地,所以县城的整条大街就是一个玉石的步行街,家家门口摆的都是,很便宜,两块钱就可以买一个坠子,一个戒指。当然也有高档品。巨石雕刻,一帆风顺是最常见的题材,每家店铺都有这样的作品,一人多高的帆船雕刻,恐怕是卖给那些愿意摆在自己大的客厅的吧。
县城的北边有条白马河,河不大,两岸的稻田把它几乎藏了起来,但是河堤却是一连几里路的柿子树,刚巧我们去的时候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我和朋友美美的吃上一顿,没人管,没人看,就我们两个,吃了柿子还照相。白马河是当地政府准备开发的旅游景点,让我们两个先去踩了点,赚了一票。
县城的南边也是一条河,河很宽,很大,水也很深很凉,以至于无法越河而过,只有辗转几里路通过一座小桥才能过河那边。河的那边就是著名的白鹿塬,塬很高,从塬的下面一直往上爬,我们爬了一上午,路上有人开垦的田地,也有村落,村子里的人很少,牛羊都在院子外面,拴在树上,很安详。有的田地很陡,足有六十度的倾斜,我和朋友爬上去感觉比登山还累,真的佩服当地农民的开垦能力。半路上遇到一所小学,那时他们正在上课,一个学校有三间房屋,屋里面没有课桌,几条长凳子,几十个小孩围在一起读书,整个学校就一个教师,也是校长,铃就挂在学校门的大树上,那棵大树足够给校园遮阴。在小学的地方回头望,就是楼宇灯火的县城,真的不知道这些孩子会不会有一种落差感。爬到白鹿塬就算解放了,一马平川,整个塬上都是苹果树,村落也较紧凑,我和朋友在苹果园里面吃了很多,然后用五块钱买了一蛇皮口袋,两个人抬到县城,吃了一个星期。
我们租房的隔壁有一家面馆,我们最爱吃这里的哨子面,每次进去吃面,老板都要问上很多句才能开始做。
先问:“吃啥?”
我们说:“吃面。”
再问:“吃啥面?”
我们说:“哨子面。”
又问:“肉哨子还是鸡蛋哨子?”
我们说:“肉哨子。”
再问:“拉条子还是手工面?”
我们说:“拉条子。”
再问:“粗还是细?”
我们说:“粗。”
再问:“干哨子还是汤哨子?”
我们说:“汤哨子。”
还问:“加酸汤吗?”
我们说:“不用,自己来。”
问完了这些,老板就开始做面去了。我们每次去都是这样问很多,我们回答也很多,感觉这个过程很有趣一样。面不贵,二块五毛钱一大碗,吃得饱饱的。
蓝田县旅游资源很丰富,因为地处秦岭山区,很容易开发旅游,再加上历史名人很多,比如大诗人王维等。又因为地处西安附近,古时候西安做国都的时候,那些贵族、文人、名士常来此地,足迹很多。当然要想真正的玩一玩,得坐车,靠走路是不行的。
我和朋友决定去王顺山瞧一瞧。
“天下名山此独奇,望中风景画中诗。”这是明朝诗人刘玑笔下的王顺山风光。王顺山,古称玉山,因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
王顺山离县城坐车要大约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到了王顺山没有上去,喜欢上了山脚下的溪水,我们两个沿着小溪边上走,很惬意,很爽快,那种乐趣这几年再也没有了。山脚下有几户人家,打着农家乐的招牌,估计是在做游客的生意吧,有饮食和住宿服务,院子周围的篱笆内喂着鸡,房前房后都是菜园,每当顾客来此,鸡吃现成的,菜吃新鲜的。
我们两个准备爬山了,但是觉得王顺山没意思,旅游景点自然被开发了,所以只有看的份,没有险的感觉。我们决定爬旁边的那座大山,至今不知道名字,此山比王顺山还要高,大约两千五百米高,中午时分我们开始爬,没有路,我满拿着一把西瓜刀学着样子砍路,却也很费劲,山上都是灌木,很密,根本砍不动。我们决定直接沿着灌木层往上爬,手抓着枝条脚也等着枝条,整座山就像一个大树,踩不完的树干,一直爬到天黑,我们没了力气,也看不见脚下的枝条了,所幸的是我们终于爬上了山顶。山顶是一片竹林,风吹过来奇怪声音作响,我们两人原打算在山顶睡觉,我却担心竹林里有蛇,就没敢睡,我们索性沿着山往下走,到山的那一边看看。
晚上的月亮不亮,我们也没灯,摸着往下走。走到半山腰的时候,地开始平了,没了灌木,有一条小溪,哗啦啦的流着水,声音很清脆。小溪的两旁是田地,我看上去是玉米,也有一些植物我没见过,再往前走,能看到一个小石屋,我们走进去,小石屋有个老太太,拄着棍,站在门口。我们和她打招呼,想借宿一宿,老太太的方言我们听不懂,我们的普通话恐怕她也听不懂。我们突然佩服《西游记》里面的唐僧了,走到哪里也没有方言的隔阂,和谁都能沟通。我们看到小石屋不大,也没有地方能容纳我们两个,也就没再做请求。我们两个在黑夜中迷茫,最终还是决定返回。
我们重新爬上了山顶,再也找不到来时的路,就沿着山脊往下走,路走的不对,过了没多远就发现是悬崖,很陡,好几次我们都差一点滑下山去,我们不敢大意,最后我们没有办法,趴在山脊上,脚和手分别放在山脊的两边,四条腿的往下爬。大约爬了几个小时,我们下了山,看到了路。
夜晚已经没有汽车可以坐了,我和朋友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沿着这条路走到县城!在秦岭的山旮旯里面漫步,应该还算是比较有趣的事情吧。我们两个走一段路,就停下来抽烟,抽完一支烟再走,走累了再停下来抽烟。
回到县城的时候天已经快亮了,我们两个累倒了,就睡觉了,一直睡了一天一夜。
蓝田县不是富裕的县,虽然属于西安也离西安很近,但是她很穷,王顺山所属的蓝桥乡的乡政府也就是三间房屋挂一个木牌,如此而已。可是令我怀念的是那里的宁静很淳朴,那里的人没有太多的功利心,人很悠闲,来广州多年,感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