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中秋

少时中秋

因由散文2025-11-18 17:35:11
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没回家过中秋了,或许是七年,又或许是五年。中秋的团圆虽说不上快乐,却是一种淡而美好的温馨。真正的快乐属于年少的时光,那时的玩伴大抵都是十岁光景,未及中秋夜便都活跃起来,到地里找地瓜的
记不清有多少个年头没回家过中秋了,或许是七年,又或许是五年。中秋的团圆虽说不上快乐,却是一种淡而美好的温馨。真正的快乐属于年少的时光,那时的玩伴大抵都是十岁光景,未及中秋夜便都活跃起来,到地里找地瓜的干藤条或到田里找干燥的稻草,到山上折枯树枝,到附近的烧砖厂找破损的砖块和木屑。这些是分工的活儿,由一个大孩子指挥着,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材料找齐了就挑选一块平坦的空地,开始搭建“火塔”。先是确定门的位置,朝着风吹来的方向,这样篝火可以烧得更旺些。搭建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极其讲究的,砖与砖之间需留一个小口,大小保持一致,越往上,口就越小。这道工程完成后呈镂空的塔状,这是我们集体劳动的成果,我们都欢欣鼓舞。十五的夜幕一落,我们已早早地吃过晚饭来到空地。有人擦亮了火柴,点燃了一张纸片,干柴随即也燃烧了起来。我们的一双双小眼睛看着小火点慢慢地跳跃在精心准备的干柴上就都亮起来,继而兴奋异常,围着“火塔”做游戏,蹦着跳着,吃着各自从家里带出来的小食品。我们一起抬头望明月,讲述各自知道的关于月亮的传说。这样的夜晚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大伙儿吃喝玩乐占尽,无忧无虑。待到篝火烧尽,我们每个人就对着“火塔”踢上一脚,直到把它踢倒为止。然后很不舍地回家去,晚上一定是一个甜甜的梦。
现在想起那些美好时光总是很怀念。当时不懂得为什么要过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只知道年年的那个夜晚可以玩得尽兴而归。我们其实是用“火”和“禾”诠释了对秋的认识,这样想来,少时的“烧火塔”意味深长,烧掉收割后的藤条稻草,预示着辞旧,向往着来年的新生。一代代的孩子玩过来,玩出一种气氛,玩出长大后的沉思。
那时不懂什么是家,只晓得找玩伴聚在一起玩个痛快就行;不懂得圆圆的月亮和圆圆的月饼是象征着团圆,只知道有好东西吃就行,有轮明晃晃的月亮挂在天空照亮回家的路就行。现在读书多了,懂得也多,却是烦恼也多,无法像年少时那样毫无忧虑了。秋夜静谧浩淼,我的思乡之情渐长,也同样被怀念的忧伤笼罩着,少时的回忆在辽远的夜空弥漫。长大后走出家门,结识了新朋友,那儿时的玩伴几乎是忘却了,只依稀记起几个。便想:莫非交友亦是一个辞旧迎新的过程?一定不是。人情岂是如此淡然,那还何所谓老朋友?既然不是,那就“一任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淌心底”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