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鱼

家乡的鱼

盘衍散文2025-08-13 11:14:51
家乡所在小镇名叫临泽,小村名叫洋汊,不用多说,这是个水乡,是个鱼米之乡。洋汊村有十六个生产队,在全高邮市算是最大的村子了,而周围乡镇的人提到洋汊村说起来不仅是它的大,还有它的渔业。洋汊村的每一个人都注
家乡所在小镇名叫临泽,小村名叫洋汊,不用多说,这是个水乡,是个鱼米之乡。洋汊村有十六个生产队,在全高邮市算是最大的村子了,而周围乡镇的人提到洋汊村说起来不仅是它的大,还有它的渔业。洋汊村的每一个人都注定与鱼脱不了关系,父亲常说:“我们洋汊人,靠鱼吃饭,吃饭靠鱼,上辈子和鱼有缘。”
在我的印象中,村里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鱼塘,有些人家的鱼塘还不只一个。当然,鱼塘不会是天然的,都是人工挖出来的,至于村里的祖辈们为什么那么一致地要挖塘养鱼我不得而知,大概这就是冥冥中所注定的缘分吧。我家也有过鱼塘,后来父亲另有谋生之道就卖掉了,可父亲出外打拼转了个圈,最后还是回到了村子,虽不再养鱼,但干的是与鱼相关的行当。每天与水与鱼打交道,父亲每天都很开心的样子。
在村子居住区的周围,除了田就是大大小小的鱼塘了,有的人家一家都住在鱼塘,鱼塘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鱼塘边有屋子,有菜畦,有家禽,有水、有粮食,所有生活必需品一样都不缺,而且安静,空气清新,我童年的前半程家里还有鱼塘的日子里,我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养鱼当然需要技术,但父亲他们养鱼主要的还是靠经验,他不懂鱼是得了什么病,但是他却知道该怎么办。每天喂食,有病用药,这就是鱼塘工作的主要内容,闲下来休整休整鱼塘的边边角角,清理水里杂草,净化水质。再有些闲暇就在鱼塘埂上种上鱼草和蔬菜瓜果,适时打理。鱼塘最忙的是在夏季,因为夏季水大,气温闷热,鱼容易发病,不能松懈,必须及时对症下药。一年四季鱼塘的活,说忙也忙,说忙也不忙,但是不能没有一个人守着。
家后面的国家二级公路建成之后,扬州市临泽镇洋汊村水产交易批发市场也随即落成。像父亲这些不养鱼的人干的就是贩鱼的行当,从养殖户那里拉网收来鱼,再卖给来水产市场收鱼的小商小贩。这里的交易行里没有所谓的大商大贾,大家都只是混口饭吃,安安稳稳,平平静静。每天中午一过,水产市场就开始忙碌起来,船桨声、机器声、吆喝声响成一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当然,水产市场永远的主角都是那些活蹦乱跳的承载着人们希望的鱼。
从小到大印象中家里的餐桌上从来都没缺少过鱼,红烧鱼、清蒸鱼、鱼汤还有腌制的咸鱼都是我百吃不厌的好菜。我从来都不算是一个能自始至终的人,但是对于鱼做成的菜肴的喜爱却是从来都没有改变的。我上大学的地方是一个沿海的城市,那里可以吃到各种的海鲜,可是却难得吃到淡水的鱼。我也有过一段时间喜欢上吃带鱼,但是时间一久又无所谓了,不那么在乎了。偶然去餐馆寻到“红烧鲫鱼”,每次都是乘兴而点,败兴甩筷,这个时候越加觉得之前在家的幸福,母亲做的鱼的美味。每次放假回家我总是先打电话给父亲让他多准备点鱼,我回去要大吃特吃,煮鱼喝鱼汤。父亲笑着回道:“放心,放心!管够,管够!”
光阴似子弹飞,情随境迁,这使我常有物是人非的感伤。许多事物都变了,不再存在了,永远都回不来了,这时候给我安慰的总是家乡的鱼。不管现代化的进程多么的迅速,洋汊村的人还是会养鱼,水产市场照样热火朝天,人们的餐桌上还是会常有鱼,一如十几年前。在洋汊村人的心中,在我的心中,鱼早已经不只是鱼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