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厕说《隋书·韩擒虎》
凡我写的历史类,决不是因为写的部分有什么积极意义,更不是因为什么要写的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了不起,巨大的历史意义。那些角色留给专家去做吧。凡我所写,都是厕所中偶然读到,觉得有趣,所以敲打键盘的习惯编撰腾
凡我写的历史类,决不是因为写的部分有什么积极意义,更不是因为什么要写的人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了不起,巨大的历史意义。那些角色留给专家去做吧。凡我所写,都是厕所中偶然读到,觉得有趣,所以敲打键盘的习惯编撰腾挪,好让自己对这种有趣记忆更加深刻。所谓厕所文化,自然也谈不上高雅,因为毕竟写出来,又没有藏之深山,就要提前说明。很类似一个人半公众手淫,虽然有伤风化,实则自娱自乐,情不自禁罢了。对历史,个人十分不专业,并且也无心研究。只是看书快,上厕所的时间且比较长,这书恰好厚。故而闲翻乱聊,纯无聊者之无聊,不堪金石,似有微风,且极大可能不带香味。韩擒虎这个人,在当时和后世都比较有知名度,不仅是名字起的简朴实在,主要是他抓住过皇帝。抓住皇帝这个活儿在历史上不是小事情,比抓住老虎威风,更不同于抓个小猫小狗,江洋大盗。那个时代皇帝是真命天子,不是人。一般人连话都不敢顶撞他,而他让皇帝变成了阶下囚。历史书上抓住皇帝的人已经很少,尤其是不是近距离造反,有优势条件,而是远程攻战抓住皇帝的,少之又少,何况他抓住皇帝的方式确实太牛了。以至于成了传奇了。当然,我决定写写他,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他的一句有趣的话,我常常因为人的一句话折腾好多感慨,不是我太清闲无聊,至少这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为这个世间,从古到今,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实在是太少了。
因为他抓住过皇帝,所以后来一些人认为他是隋朝第一猛将,在我看来,他不过是运气比较好,命也非常好。隋朝历史很短,能打仗的人也不多,但是即便就那么几个人中,他也很难排上第一。这个不细说,这是严肃的历史问题,要牵涉其他人的分析。比较麻烦。我只愿意讲讲他的有趣。
韩擒虎,据说还叫韩擒豹,这个人挺有意思,豹这种动物在中国不常见,但是古代很多人名字中都有这个字,我一直觉得这些可能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总之韩擒虎肯定不叫韩擒。但是《隋书?韩擒虎》列传,第一句却是“韩擒,字子通,河南东垣人也,后家新安”。
即使是厕所中读书,我也不愿意太敷衍,太敷衍的人也发现不了有趣,在我看来有趣却不是因为不认真发现的,而是因为认真发现的,甚至是这么产生的,所不同的是,认真之前,要体会对方,而不是体会预先设定的规则。
《隋书》是魏征他们编的。避讳“虎”这个字,也许很多人读到历史这点的时候没有在意,不过我还是一厢情愿愿意解释一下。唐朝人避讳虎字,不说这个字。韩擒虎,肯定叫韩擒虎,因为避讳这个虎字,后来有人称呼他为韩擒豹,中国历史书中很认真的避讳造成了很多很无聊的麻烦。韩擒虎自己肯定不会无聊的把自己虎豹这样弄来弄去,是后来某些人把他降级了。唐朝之所以避讳虎字,原因很荒谬,但是却很真实,李世民的爹的爹的爹,叫李虎。所以唐朝叫老虎不叫老虎,叫大虫,延续到宋朝还这么叫。附带说一句,连皇帝的爹的爹的爹的名字都这么忌讳,所以韩擒虎后来能生擒陈后主,确实是件大事,这件事情的重大程度是我们今天很多人无法想象的。何况有些人对历史的熟悉还不如我。
解释完他的重大功绩和一些小事,我下面开始说要说的,我不准备写篇翻译,并且我这次希望写的越短越好。所以简单略过很多。虽然很多不值一提,也只是一提。
韩擒虎,河南人。说这个,是这个在我看来也很重要。历史中,长江以南能打的将领不多,能拿刀抡人的,体力问题。河南历史上算是中庸地带,出文人,也出武人,历史环境好,当时重视中原,武人相对不是很猛,河南往北,基本男人都能抡刀上,燕赵多猛士。所以这人出生地,刚能沾点武人的基地的边。
接着说他“擒少慷慨,以胆略见称,容貌魁岸,有雄杰之表”,简单说,胆量很大,缺心眼,长得难看。比较吓人,远离帅哥阶层。
“性又好书,经史百家皆略知大旨”,从列传里一点找不到这个人读书痕迹。略知大旨很真实,就是翻翻看看,没趣扔了。
我说过这个人命很好,他命好的第一点就是“周太祖见而异之,令与诸子游集”。这个原因虽然从列传中看,是他上面提到的就是我上面列出的杰出表现。实则完全不干,主要是因为他爹很有名气,需要拉拢他。
不论是偶然还是巧合,这个人也不是完全没有军事才能,他确实打了很多胜仗。但是这些仗都算不上重要,大概推测,基本上八成以上的将领去,都能打赢。和后来杨素打的仗不同。一直到隋文帝了,已经改朝换代了,还重用他。这个人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很有种,并且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信的过。“是拜为庐州总管,委以平陈之任”,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非常牛,好像极端信任他。平陈,自然少不了军队,这算是手握军权了。但是历史不能这么看,要看其中的矛盾处,才可爱。紧接着就是一句矛盾的,“及大举伐陈,以擒为先锋。擒率五百人宵济,袭采石,守者皆醉,擒遂取之”,真正平陈的时候,让他做的是先锋,先锋是干什么,就是砍人的,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完全不掌握大局指挥权。并且他能指挥的,看起来也就五百人。
在我看来,隋文帝并不重视他,甚至使用他,也是当作一般将领,并没有传记中写得那么隆重,他在这场战争中被安排的位置,虽然有位置,也根本谈不上重要。只是一个棋子。之所以列传中写的那么隆重,是因为这个人后来确实建立奇功了。这就像开始大家都没有重视某人,比如出国比赛,派出了一队人,某人可能只是恰好凑数,不是种子选手,结果后来这个凑数的得了第一,记录的人回头写来的时候,肯定不能说那个凑数的人是开始派去凑数的,只能说,他是早被安排好的。不过凡是相对真实地记录,你总能看到真实的痕迹。
韩擒虎,被给与的位置,是先锋,被给与的人数,是五百。而这是一场灭人国家的战争,不是去打一个城镇,也不是去围剿一个村子。古代战争中,灭国战和攻城战先锋是不同的,如果说攻城战的先锋还算有点重要地位,灭国战的先锋基本就是探敌虚实的,换句话说,就是送死的。韩擒虎毕竟不是隋文帝杨坚的近臣,这个人和前朝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列传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基本上有种感觉,这个人就是派来送死的。对他比较客气的是,给他个轰轰烈烈。
不过历史上也常常出现人算不如天算的情形。为什么说韩擒虎这个人运气非常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