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标语
标语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宣传形式,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上至国家政策,下至百姓生活,涉及各个领域。象这样把言简意赅的内容表示出来广而告之的方法,不知是否中国发明,但运用范围之广,中国,绝对
标语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宣传形式,生活中几乎无处不有,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上至国家政策,下至百姓生活,涉及各个领域。象这样把言简意赅的内容表示出来广而告之的方法,不知是否中国发明,但运用范围之广,中国,绝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度。没有考证过标语的起源,据说是古来有之。还有人说,水泊梁山聚义厅前那面“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标语的雏形。
我对标语的最早印象是在电影里。敌占区城市的夜幕下,闪出几个我党地下工作者的身影,四顾无人,刷刷两下,标语就上墙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那时代的革命标语,充满革命暴力,象匕首,插入敌人心脏。象火炬,照亮了黑暗。象号角,鼓舞着广大民众的斗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奋起斗争!
“文革”时期,是标语泛滥成灾的年代。上至天安门广场,下至生产队牛舍的墙上,标语铺天盖地。革命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刷标语,每时、每刻、全国上下,何止数十万计的标语被制作出来。多少人在标语中亢奋、疯狂,多少人在标语中下台、倒下。标语的威力得到空前绝后的发挥,象飓风,席卷全国。
那时候标语的内容充满着粗暴野蛮的“红色恐怖”。打到xxx!砸烂xxx狗头!在人名上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叉。很多曾在战争年代书写过革命标语的人们,也成了被“革命”打倒的对象。
我有一个伙伴,当时上小学二年级。放学回家的路上,在打到xxx的标语后边,用粉笔写了xxx万岁。结果,打倒xxx的名字撕掉了,看起来就成了打到xxx万岁。这一下就不得了了,反革命标语!专案组进驻,逐人排查,最后查清是小学生无意干的,这才不了了之。一直到现在,我们开玩笑,还称他为小反革命。
前些年,计划生育的标语量最大。驱车大江南北,触目皆是。似乎中国人的自行繁衍,确是威胁到国当不存的最高危机。标语这个政治工作中的常规武器,自是一马当先。
通用的温和式内容有:国家兴旺,匹夫有责;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计划生育好。只生一个好。等等。有的标语则是火药味十足,充满恐怖:该扎不扎,见了就抓。宁可家破,不可国亡。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标语背后,多少未见世面的生命被扼杀于母腹,多少母亲哭干了眼泪,多少家庭上演了多少家破人亡的悲剧。
那年,我在江苏。看到那计生标语杀气腾腾:宁可血流成河,不准超生一个。看的使人心惊肉跳。还有:喝药不夺瓶,上吊就给绳。我一直不明白,江苏人说起话来,像江南丝竹一样轻柔,搞起计生工作来咋的也就这样心狠手毒。
后来,“计生”思路调整,不再提国策了。那标语的口气也随着变得婉转温柔起来:朋友,你计划生育了吗?男的结扎事还行,女的结扎易有病。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孩子多养猪。东北则是:"农村想不穷,少生孩子养狗熊。
标语内容有时也是一个地方社情的晴雨表。当你走进某个城市,只要看到贴满“从重从快打击两抢一盗”的标语,说明这个地方的治安形势必然严峻,最好不要久留。“大干100天,创建平安路”,说明车匪路霸猖獗。要想打此过,还是绕开好。
有一家企业招商引资,外商来厂考察。看到厂区墙上赫然写着:强化治安防范,确保厂区安全!结果洽谈失败。企业后来才明白,人家外商看了标语,认为这里投资环境无保障,趁早,走为上。
标语内容随时代在演化,其制作规格也在发展。过去是一张不大的条形纸,写上一句口号式的内容粘在墙上就行了。大幅的也不过就是用石灰水直接刷在墙上。现在要讲规范,上档次,不然就显示不出经济的发展。那石灰刷标语显然就有点“土”,大都用鲜明的彩色涂料,或者干脆制作成长久性的带有金属框装饰的精美版面。
那次跟着领导视察新农村建设,一位镇长指着竖立在路边的巨大的钢铁结构标语,炫耀地问我,怎么样?够气派吧。我问他花了多少钱,他说八千。我抬头看看,上边就写着八个大字,“建设新村,农民为本”,一字千金。我调侃他说,你这还不够气派。我告诉他,我见过最大的标语是“农业学大寨”,五个字横跨一座山梁,那才真叫个气派。但,大寨早已不学了,那气派也在历史的风雨中消无。
基层政府的标语一般都是让上级领导看的。这个会,那个检查,都不能少了标语。横的,竖的,大的,小的,那都要写在上级领导路过的地方,特别是公路沿线,成了各部门争夺的阵地。于是,在有限的墙壁上,常常是那个前天写过去,这个今天盖过来。你人写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前不久在乡镇,问起办公室主任最近在忙啥。他苦笑着说,看守标语。原来省里最近有一个观摩现场会要来,上级要求领导所经过的沿途必须有相关内容的标语。为了保证在领导过路时不被其它标语覆盖,就派人一天到晚的看守着。这也是新时期的新工作。
实际上,那标语的内容,百姓很少去注意。看多了、烦了、腻了、视而不见了。认为那都是当官说的话,叫当官的看的。咱生活该咋的还咋的。百姓喜欢实在,最讨厌玩虚。政策好不好,你只要落实了,群众心里难道不明白啊,何必一定要贴墙上。那“毁林可耻”的标语越写越大,还是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那“珍惜每一寸土地”的旁边,还不照样是大片被围起来而荒芜的厂院。那“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幅标语下,偷牛贼偷得农民牛都不敢养了。
标语,中国特色的宣传工具,浓缩着时代的沧桑,从历史的岁月中轰轰烈烈地走来。不可否认,以其鲜明的视觉形象,强烈的话语形态,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的宣传、警示作用。但时下一些地方的标语,在更多的方面,演化成了一些基层政府,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取悦上级的手段。看到这样的标语,令人感到厌恶、反感、刺痛!
让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从标语的热情中走出来,多为人民办点实事。让我们的心灵不在受到虚空、低俗、冷硬、恐吓标语的伤害。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多点赏心悦目的温馨和真正意义上的和谐。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科长脸上的耳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