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浅谈

小说浅谈

王绩杂文2025-10-06 11:05:47
一、前言写作特点十分个性化。它是作者个人经历、学养、个性和品格的展现;作家出于内心的需要,肺腑的倾吐,精神的宣泄,激情的冲动。创作不为名利,不哗众取宠,也不能跟风、随流、滥竽充数。为何说浅淡?小说的篇
一、前言写作特点十分个性化。它是作者个人经历、学养、个性和品格的展现;作家出于内心的需要,肺腑的倾吐,精神的宣泄,激情的冲动。创作不为名利,不哗众取宠,也不能跟风、随流、滥竽充数。
为何说浅淡?小说的篇幅、流派、形式多种多祥,写作技巧也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这里仅就小说的几个要素和应注重的几点,稍许展开地汇报一下,故为浅谈。
小说最需要作者的创造精神和真诚,也需作者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形象思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尽量做到五觉(视、听、感、味、嗅)俱生。
小说应力求思想性、可读性、欣赏性、感染力俱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不在于年高,有志也不在于年少。台湾作家柏杨耄耋之年依然辉煌。罗洪等七位女作家且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最长者罗洪已届期颐,最小的彭新琪也已步入80高龄。英国作家莱辛,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只能每天靠阅读书籍打发时光,这样她与19世纪文学大师们结下不解之缘,如饥似渴地阅读狄更斯等小说家的经典名著,以此滋养了她那澄明且具批判性灵魂。另外,父亲在一战间苦难回忆,也对早年的她影响深远。这期间她广泛阅读,为今后从事小说创作,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诺奖新鲜出炉,这位文坛宿将却平静如初,她说:“这件事已经持续30年了,每年我的名字都出现在候选名单上,你不可能每年都对它保持兴奋。”如今,迟来的诺奖,对于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来说,已无足轻重了,她看重的是,该如何书写自己今后的余生。莱辛因创作长篇小说《金色笔记》,而蜚声世界文坛。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即成为当时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的旗帜和号角,被全球数百万人当成女性独立的《圣经》,自然莱辛亦成为女权主义的偶像人物。
二、立意即小说的主题思想。立意力求新颖,但绝对新颖很困难,有时你认为新颖,但实际上却可能已陈旧了,而且不一定能顺利地如愿以偿。这需要作家有相当意志力、责任感和秉书直言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例如:马基迅的《国资委主任》;在下的《宦海谲云》等。要切忌黄色、黑色和灰色情调的题材成为主要选择,那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而且是自我贬低的不明之举。立意有二:一是作者确定主题思想后去找素材,一是由素材来选择作者。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产生精品小说。
现在,讲究民主与法制,写作环境大大地宽松了,是文艺作品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春天。只要有益于称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力推人们向上的文艺作品都会得到支持。
作家陈应松说:“文学的本质是真实,文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真理。费舍说:‘现实主义是为真理服务的。’高尔基说过:‘现实主义就是赤裸裸的真实。’还有位外国作家说:‘让苦难有出声的机会,是一切真理存在的前提。’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就是‘打破头往前冲’的强势介入生活和艺术的一种姿态。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这一点尤为重要。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的主义,而不是其他。”
小说的立意应来自于现实,亦即由作者个人的经验、生活的积淀和特殊的艺术修养和敏感而自然产生的。为了达到感染读者效果就需要加入体现真实的自然主义、体现理想的浪漫主义、体现审美需要的优美文笔、体现哲理需要的寓言和令读者回味深思等等。
三、人物这是小说的第一要素。主要典型人物塑造刻画得成功与否是衡量小说优劣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的本质属性,既有来自动物本能的天然性,更有来自长期熏陶养成的人性:或是非文明社会的奴性,或是文明社会的理性。因而,各种人物在他所具备的基本品质时,又会或多或少地显示其他的性格的异形。那么,小说要求的人物就应当是有血有肉、感情丰满又兼复杂的个性,是立体式的,不是扁平单色的。所有的人,完全雷同是不存在的。
在描述人物时,可以夸张而不失真实,可以揶揄调侃而不显杜撰;同类人物而又表现出差异。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凶残和胆怯,巴尔扎克《欧也尼?葛朗台》葛朗台的疯狂和狡诈,果戈理《死灵魂》泼留希金的贪婪和吝啬,莫里哀《悭吝鬼》阿巴贡的吝啬与自虐,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的迂腐和可笑。
在现实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类典型人物。
人物素材来源有:1、以自已的经历与体会;2、以自已熟悉的人物来衍生;3、换位思考,用自已代替角色作逻辑推理;4、精细地观察、透视你要描摹的人物。
如何刻画人物?写特殊点,即重情绪化,写出性格特殊的闪光点,集中一点,突出强调:如《瞎说》中的一个胆小逢迎的老师;王蒙的《雄辩证》中的病人的“文革”心态;《那团云雾》中黄山的游客。举例:1、我的几部小说;2、《妙趣的一窥》;3、同事的两位妻子;4、买三支香的事例。
在刻画中力避不现实的脸谱化、简单化、表面化,要穿透人的心灵。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范例:狂人认为他的哥哥“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对中长篇小说,最好把人物(主角、重要次角)揣摩透彻,建立档案要点。
四、情节这是小说的第二要素。情节是围绕线索逐步演进的,要求由微见宏,由许多细节构成。没有细节也如同一具干尸,细胞全死亡了。细节要服从于情节的需要。力求情节有波澜,一浪高过一浪,将故事推向高潮,引人入胜,尤其对中长篇小说更应如此。
情节的开端很重要:力求一下就吸引读者,这就为小说的成功起个先声夺人的作用,特别对长篇而言。因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