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节约成为一种时尚

愿节约成为一种时尚

袭玩杂文2025-10-29 05:18:41
有一天中午吃饭时,坐在我旁边的同事随便一句:“你怎么吃得那么干净呀?”我说:“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她感慨道:“现在的一些人不太懂得节约,无视水龙头漏水或人走灯熄。”我说:“这是他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勤
有一天中午吃饭时,坐在我旁边的同事随便一句:“你怎么吃得那么干净呀?”我说:“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她感慨道:“现在的一些人不太懂得节约,无视水龙头漏水或人走灯熄。”我说:“这是他们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勤俭节约的意识。”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是不同时代勤俭节约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我们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打从小,我们就被培养节约的习惯,无论是家庭还是课堂,父母、长辈和老师无不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那个年代的教科书痛恨学浪费、提倡勤俭节约。我们听到的、看到的、抄写的或课文里学到的,比如《守晒场》、《南京路上好八连》、《梁生保买稻草》等等、还有领袖们、模范们和父辈们的嘉懿言行,以及那个时代的儿歌,无不给我们幼小的心灵以高尚的启示。这就是形成我们优秀习惯本质的精神营养,转化到现实现行中最朴实的思想言行。那个时候,国家正在走向富强,但家庭不怎么富裕,吃穿都讲究节约朴素。饮食方面,早餐惯常是红薯稀饭,中餐往往生吃一个红薯或一些土产自制的零食,晚餐嘛,吃的是红薯、芋头或青菜煮兑的杂饭,看到掉下的一粒饭,我们会马上拣起来吃掉。穿着方面,那时凭布票供应布料,虽然不多,但从往年的旧衣拆补换做新衣,比如手工打的纱衣、纱裤,缝补的旧棉袄,如果一年有一件白布染做的衣服就相当满足了。基本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些年代就是那么朴实,没有摆阔的风气,大家相安怡乐。
现在时代变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些人忘记了曾经的苦日子,不知道勤俭节约了。“节约”两个字被打上了“过去时”的烙印,似乎成了不入时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节约是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生产力水平低下时代的产物,在物质产品日益丰富、全民奔小康的今天,倡导节约已不合时宜。还有人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高消费、超前消费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动力源,如果没有消费作刺激、作牵引,就会造成市场流通不畅,生产停滞不前……“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在中国,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亿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费一点资源,加起来就不可估量,如果每人节约一点资源,加起来就是一笔巨大财富。
在追求生活质量、追求生活品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节约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节约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正在为各国政府和人民所推崇,一些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正在倡导并实施由消费型社会向节约型社会转型,我们应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勤俭节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
最近,中央出台八项规定顺乎党心民心,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起到良好的作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我厂在杜绝“三公消费”方面采取了遏制的行动。这个月初又以“勤俭节约、文明用餐”为主题,倡导节约用餐、健康饮食,开展了向浪费陋习开战的“光盘行动”。并要求全厂职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杜绝一切浪费,让“光盘行动”不只在食堂餐厅里,更要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带入到平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和风气。朱子家训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创物维艰。”节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意志和品质,使人远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如果有一天,当节约从行为提升到精神,它传递的是勤勉;当勤勉成为我们的国民精神,它意味的是强大。当节约不仅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更当做一份社会责任,节约就会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持之以恒。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