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念的漩涡与心灵的彼岸

欲念的漩涡与心灵的彼岸

丽属杂文2025-10-09 03:06:22
整个宇宙就是个超级漩涡流。太虚生发一念,即为电磁波,膨胀的同时球面波上生发无穷的点波源,又产生无穷的膨胀,自旋和叠加,最终归于虚无。既有生,则有灭。如若把地心某点作为一个漩涡流中心,亦即太虚所生发之一
整个宇宙就是个超级漩涡流。太虚生发一念,即为电磁波,膨胀的同时球面波上生发无穷的点波源,又产生无穷的膨胀,自旋和叠加,最终归于虚无。既有生,则有灭。
如若把地心某点作为一个漩涡流中心,亦即太虚所生发之一念处,则此点应为能量无穷大和无穷小的超临界点。好比漩涡的中心,既为能量发端处,又为能量收归处。而围绕此点必然产生最有序,最不均匀体系,这便是最早的地球。从地球一直到无穷远处,便是最有序态,最不均匀态向着最无序态,最均匀态过渡,直至回归虚无。
人类更是处于念生念灭的生死轮回中,此念,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之念。人往往一念执着便断不了。大千世界,万千气象,皆为人心一念所生发的无穷念,皆为人心这面镜子照出的无穷幻象。人类天天拿着镜子东照西照,照出了历史,照出了文明,但最终亦不过虚无之一念而已,都是人类主观的产物——一大堆概念的集合,“镜中之月,水中之花”尔。
现代人类大多以为社会进入了一个多么高科技的阶段,其实还是在释迦穆尼的手掌心里打转而已。释迦穆尼老早就说过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人类呢,整日就在释迦穆尼的手掌心里玩着五彩缤纷的拼图游戏——尔虞我诈,颠覆倾轧,恩恩怨怨,爱恨情仇,都不过是处于生灭轮回之中。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人——男女结合体的游戏罢了。
现在的科技理论、理念,如量子力学,夸克幽禁,黑洞,白洞等,都脱不了太虚之一念的生发运动形式,其实就是人类自己的心念活动。夸克就是人心从虚无生发一念的发端处,人心不灭,又怎么把那夸克拉的出来游离呢,还真空激荡呢,我看是有的科学家研究到最后,发现“色即是空”,故而内心空虚而感到莫名的激荡吧。哎,什么“光遇到黑洞也不能逃离,还会发生弯曲”的说法不仅煞有介事,还很白痴。黑洞不就是人们内心欲望的深壑吗?外界的物幻,一切光,能逃得脱人心的欲望吗?光进入人心的黑洞,会随着人的欲望而膨胀。而科学家从光的直线方向观察宇宙中进入黑洞的光,就误认为光发生了弯曲,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而且,人若不消除心中之欲,妄想穿越黑洞,还是想想佛家对世人的苦苦劝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吧。只有心向光明,四大皆空,才能真正穿越黑洞,来到白洞——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我们可爱的如来佛祖。
人,整日沉迷于幻象中不能自拔,拿着个镜子东照西照,什么怪事情不照出来呢?这不有人列出了灵异大事件年表吗?什么水怪啊,幽灵啊,蟒蛇啊等等,都是人类自身的邪念所生发出来的怪相。那些东西不就是你,我,他,他,他的邪念的集合体吗?古代哲人早就说过,“天地之道,尽在人心”,“心外无物”,若人心端肃,又何来怪相呢?
为什么地球上有钻石,有水晶,水晶钻石又为什么晶莹纯洁透明呢?其实这些物件都在提示我们人类,离我们人心最近和最远的元素构成之物,就是透明虚无的。如水晶由能量最高态氧和能量最低态硅组成,不就象征着整个宇宙的最近和最远处吗?金刚石的最稳定态其实是时间缝隙造成的。
水晶,亦或镜子的元素构成可以充分说明:整个宇宙就是个三维的巨型镜子,每个人就是巨型镜子中的微型镜子;人类的活动就好像一面面微型镜子整天在不停的晃来晃去。这都是干嘛呢!晃到最后自己的灵魂也被晃没了。很多人死的时候都感觉自己灵魂升天了,其实,那是灵魂因惯性作用,保持地球自转速度的同时,沿着地球的切线方向运动的结果。相对于他们的肉体和他们留恋的人间来说,灵魂确实是升天了。但等到他们的灵魂切割磁力线做功以后,他们才真正知道,等待他们灵魂的将是那黑暗的地底深渊。地底深处靠近地心的方向,同样也会出现黑洞,这就是所谓的地狱。普通人死后的灵魂统统被收归此处,等着投胎呢。那些作恶者的灵魂会被传到地狱最深处,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而圣人们的灵魂,则会直达地心,再通过地心被传到天堂享乐,更免受三界六道轮回之苦。
所以,依然在世间的人,要想救赎灵魂,就应该一心向善,并远离物欲与幻相,皈依大乘,使心内清净,脑内空明,把自己的灵魂化作内心深处的虚无。不论是在尘世行践,还是在佛堂修行,每一个起心动念,都应该从虚无空明的心出发。正所谓“无善无恶之心乃至善之心”。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也可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抵达,那也是我们心灵的彼岸。
地球的自转,一切的能量,就来自西方之极乐力量,不然地球为何自西向东转呢?每个人一生都在苦苦追寻极乐,却不曾知道,极乐就在心内。人之悲哀,就因为欲而生,又为欲而灭,却从不曾体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个中深意。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