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用生命

爱,用生命

舆童小说2025-10-03 05:09:34
旧堡是北方的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零乱的散落在大白山下。说是大白山其实不过是一个石头砬子,光秃秃的,只长了些矮矮的杂草。远看就是一块灰黄色的大石头,那颜色和山下这几十户人家的房顶是一样的。这里的房子很
旧堡是北方的一个小村庄,几十户人家零乱的散落在大白山下。说是大白山其实不过是一个石头砬子,光秃秃的,只长了些矮矮的杂草。远看就是一块灰黄色的大石头,那颜色和山下这几十户人家的房顶是一样的。这里的房子很简单,墙都是用当地的一种灰黄色的黏土和着一种野草堆起来的,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会在墙的下半截垒上半米高的石头,这样会在涨水的时候不至于被泡倒了。房顶用的是另一种泥,是在盐碱地里挖的,当地人叫它碱土。这种土干了以后会在表面结上一层白色的碱,很硬,有些防水作用,但是时间长了也会渗漏。为此,这里的房顶都是园弧型,就是让雨水能在渗漏之前就顺着园弧房顶尽快流到地上。村里有屋脊的砖瓦房只有一处,就是生产队的队部。这里的房子都没有后窗户,说是当年为了防土匪不敢留后窗,尽管现在早就没有土匪了,可是习惯还是没改,仍然没有后窗户。旧堡很穷,人们都说这地方穷的兔子不拉屎。
那一年,公社领导陪着省城的领导到旧堡来了。忙坏了大队的书记小队的队长,他们一起在村里转来转去的一整天,好像是决定了一件什么大事情,直到傍晚才离开队部。几天后,队长张大荣从公社一回来就马上召开了社员大会,告诉大家一个天大的喜讯:“省城里的青年要来这里插队了,有几十号人,马上就要给他们盖房子,时间就在8月份。”这消息让村里象开了锅。68年公社来过城里青年,住到了别的大队,这回轮到旧堡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城里的汽车拉来了砖瓦木料,公社来了知青办的干部,大队来了技术员,几天的时间在村西的小河边盖起了五间正房,当中那间开门,门旁边有块牌子,写着:旧堡青年点,专门给城里青年住的。那年的八月,房子还没完全干透,十几个省城的青年来了,连人带行李两大解放汽车,他们在敞棚车里颠簸了一天,到村里的时候,太阳都快落山了。全村的人举着红旗,喊着口号夹道欢迎。村里没有几个见过汽车的,突然来了这么多的汽车,让全村人开了眼,孩子们围着车转圈,大人们围着青年转圈,和村里人黑黢黢的面孔相比,城里青年就是不一样,皮肤像水葱白一样光亮。看得村里人直咂舌头。那年,张成刚刚上小学,他看着城里人,看着大汽车,羡慕死了。他是队长张大荣的儿子。
知识青年来了以后,村里有了变化,人突然多了起来,村里也热闹起来。对城里人的好奇心,让村里所有人都有事没事的要去村西看看,看看城里人是怎么样生活的。小张成也一样,放学就往青年点跑。因为他是队长的儿子,所以青年们对他都另眼看待,只要他一去,准能吃到从来没吃到过的东西,糖果水果都有,他可是从来都没见过那花花绿绿的甜东西,那东西要到公社的供销合作社去买,他还没去过公社呢。那里太远。张大荣每天都要到青年点去,因为他的妻子不在了,所以晚上去的时候都带着张成,这样,张成和城里青年很快就混熟悉了。
时间不长,全公社的青年都集中到了大白山下,他们住到了旧堡的老乡家里,张大荣告诉大家,青年是来种扎根树的,就在村后的大白山上种。这下旧堡更热闹了,一下子多出了几百个城里的大姑娘小伙子,到处都是歌声笑声,他们白天上山种树,晚上唱歌跳舞,张成感到他们真是快乐极了。看他们吃饭张成更是眼馋,城里青年吃的是供应粮,每月都有细粮的,馒头饺子烙大饼,大米饭炖肉,虽然不是天天都有,但是经常能看到,张成偶尔还能吃到。张成想:将来要是能像他们城里人一样多好,能经常吃到大米白面。在旧堡,只有过年才有饺子吃,队里不能随便种麦子,那是低产作物,有指标的,每年每户能分到一点麦子,只够过年包顿饺子。大米饭就更吃不到了,没有水田。这里不产大米。
春节,城里青年都要回家过年了,他们的家长单位来了人,专门请张大荣春节期间去省城看看,和青年的家长们见见面,汇报汇报青年的情况,好让家长们放心。公社知青办的刘老师同去,公社党委书记还专门让张大荣带着张成去,不然,张大荣也没办法去。消息传来,张大荣的兴奋远不如张成,乐得他进了蜡月就着急了,天天问:“爸爸,哪天去省城啊?”
在省城的几天,张成和爸爸住的是国营企业的招待所,吃的是大食堂,走的是柏油马路,坐的是小轿车,他幼小的心里种下了城市的种子。回到旧堡后,张成感到了这里的简陋,感到了这里的贫穷。他情不自禁的问:“爸爸,咱什么时候能住到城里啊?”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村后的大白山还是灰黄色的,那些扎根树因为山上的土层太浅,也因为种的方法不对,栽上的树挺多,成活的极少,在这贫瘠的山上,什么树都很难扎根的。那些栽扎根树的城里青年也都随着一声令下全都返城了,同样没有一个扎根的,因为这里的贫穷让他们无法扎根。
村里没有了知青,张成有些孤独,他问爸爸:“咱还能去省城吗?”张大荣告诉张成:“孩子,想要去省城就要好好学习,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你考上大学就会去大城市工作的。首先你要上乡初中,再考上县高中,那是重点,只有去那里才能上大学。”张成告诉爸爸:“我会努力的。”
张大荣不做队长了,但还做农民。和省城青年的接触不仅影响了张成,也影响了他,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张成的身上了。他不让张成做一点活,不管是家里的还是地里的,只让他去学习。他上了初中,成绩很好,这让张大荣很是兴奋。他有做豆付的手艺,为了张成能在学校住,他要多准备点钱,虽然旧堡离乡里不算远,但是能多点学习时间就多点把握。就为了这,张大荣开起了豆腐房。
做豆腐是辛苦活。要把黄豆用水泡好,再用石磨磨成豆浆,要用大锅煮,要过滤,还要点卤水,在用纱包包住豆浆压成型……干活的人要脚穿水鞋成天在水里泡着。虽然张大荣做的不多,还是能养活爷俩的。充足的学习时间和顽强的学习劲头,让张成不辱父命,成了初中的尖子。
就在张成快要考高中的时候,有一天,张成的姑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乡里,他们对张成说要去省城,让张成这个月的星期天别回家了,张大荣给张成留了些钱,就去了省城。
一个多月后,张大荣给张成捎信,让他回家。周末下午,张成下了课就回旧堡了。一个月没见爸爸了,还真有点想。张成回到了家里,看到爸爸的脸色很不好,他问爸爸:“爸爸,你的脸色不好,是不是累的啊?怎么不注意休息啊?”张成知道,做豆腐要起早贪黑。张大荣脸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