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颜色

古道颜色

餔糟啜漓散文2025-07-28 20:57:32
不知道为什么就到了古道园这个景点,看见两个电影里面才会有的土著人时,心里着实被骇了一跳。他们守在园门的两边,手里拿了大棒,衣服穿的很少,茫然的大眼睛没有表情的看着我们这群看客。在一瞬间,我非常后悔来这
不知道为什么就到了古道园这个景点,看见两个电影里面才会有的土著人时,心里着实被骇了一跳。他们守在园门的两边,手里拿了大棒,衣服穿的很少,茫然的大眼睛没有表情的看着我们这群看客。在一瞬间,我非常后悔来这一景点,直觉告诉我将进入一场闹剧之中。
一群人在景点导游的示范下,小心翼翼的和两个壮汉打招呼,然后从他们中间穿过。在我们全部进入古道园中时,一个壮汉突然一声大吼,惊得树上的鸟雀都飞了起来,队中的女士也骇的尖叫了起来,而大部分男士却大笑,因为我们知道,那个景点土著人只是恶作剧而已,不可能真的对我们这些看客造成伤害。我在心里想,景点的导演太有才了,一进园,就让看客感受到别样的气氛。
景点导游边走,边向看客介绍土著人的历史和他们的生活习性。据了她说,土著人原本生活在大山里,后来有人发现了他们,再后来就有人开发了这个景点,帮助他们脱离原始的生活。我一开始并不相信导游的话,我怀疑是有一个天才导演选了一大批演员在演一出蹩脚的闹剧。
可后来我渐渐的信了,他们的特有语言,他们的空洞的眼神,渐渐达打消了我的怀疑。他们真的是一群土著人,他们身上油黄的肤色是他们特有的标志。因为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我的心反而沉重了起来。看着路两边简单的茅草房以及被雨淋黑的木棚,我不能相信国家还有这样一个原始落后的地方。
团队是往山上行进的,不时有两三个土著人从路边绕过来和我们打个照面。他们见到衣着光鲜的我们是欢迎的,只是这欢迎有点距离,有点胆怯,有点羞涩。在一空旷的休息处,导游提出倡议为土著朋友捐款,原因是他们还很落后,需要救助。谁还会在乎5元钱呢?我们开始把钱交给导游,又看见导游并不把钱交给身边众多的土著人,而是快速的把钱交给一个早在一旁坐着的现代的帐房先生。这些看客的钱,有多少是土著人可以享用到的呢?
捐了钱,导游示意我们可以和土著人合影留念了。这些可爱的淳朴的土著人摆着各种POSE和看客合影,我默默退到一边,看见一土著男子在与一名男看客合影时,搂着男看客的脖子,做小鸟依人状,周围看客哈哈大笑,我也发出冷冷的笑。同伴让我也去和土著人留个影,不曾想被我拒绝了,那一刻,我好奇的欲望降到了最低点。我在想,何以这些土著人如马戏团的小丑替人作色取乐??
路,一直高上去。远远看去有一青年土著女子在一木棚旁向下望。走进了,才看清她和其他土著人不同,她的眼光有一种深深的忧郁!!这种忧郁让人不敢对她轻视。我冲她友好的点点头,没曾想,她竟笑了,她也冲我友好的点点头。我们双方的友好就在这点头示意中完成。我走了过去,没有停下来,等后面的人上来时,那名土著女子却悄悄的退回到木棚里,任看客向穿着很少的她好奇的张望。
到达一个表演场地,看见已经有很多看客等候在那了,很多土著人正在与看客逗乐。不时有女士发出惊叫声。我刚座下,就有一土著孩子跑过来让我摘下耳机,示意我让他听一下,虽然有点不愿意,但我还是让他把耳机塞到了他自己的耳朵。不知道,他听到流行音乐会有什么感想。只一小会功夫,他把耳机还给了我,并竖起了大拇指,意思是说好听。然后就走开了,寻找下一个逗乐的对象。我很感谢他没索要我的耳机,因为我看见他向一抽烟的男士索要了一根香烟。并把香烟当宝贝似藏在了自己的身上。
表演开始了,我的冷静渐渐被奇特的节目打扰了,我开始和其他看客一样发出吼叫。赤脚走烙铁,吞火签,背人赤脚走碎玻璃。这些一幕幕景象强烈刺激着我的眼球。可爱的土著人,你们原来是如此身怀绝技啊!!
一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我开始四处打量着,募的,看见观众后席上,竟坐着一土著男孩,十四五岁的年纪,他是那样的瘦弱,孤伶伶的。他怎么没有参加表演呢??也许是身体过于瘦弱不能从事危险表演吧!土著男孩孤单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眼神里,我看见了一种熟悉的忧郁之情,我想起了上山时碰见的那名土著女子……这种忧郁是诗人特有的气质!!可这样的气质为什么又在这样原始落后部落里出现呢??我一之间呆在自己的思维情境中不能出来。
节目快到尾声时,一名主持人走出来主持一出游乐节目。他的面孔可以说是漂亮的,他的衣服可以说是很酷的,他的慢条斯理的优雅气质是很时髦的,他身上的白肤色和周围的土著演员的油黄肤色形成了很强的对比。他不断的拿土著人说着一些黄色笑话,末了,还把一个用椰子壳作的一个乳罩戴在了一个胖游客的头上,据主持人解释,土著女人就是拿椰子壳做乳罩的!!看客们都笑了,土著演员也笑着,他们不知道主持人是在拿他们的尊严坐为讨好看客的笑料,不知道漂亮的主持人是把他们作为豢养的“宠物”来对待的。我不忍心在看,回头看那位观众席上的土著男孩还在不在,瘦弱的他依然坐在那儿,忧郁漠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他在想些什么呢?
就要离开古道园了,我没有再看一眼那些油黄的肤色人群。上车时,有看客说,这个景点和一些以山水取胜的景点相比,很有新意。我说,这个景点的策划者真是太有才了,他一定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历练人,很懂得一些心理学,把看客与古道园的人与景巧弄于手掌之中。开设古道园,既增加了一处新的风景点,还可以美其名曰帮助土著人摆脱原始生活。呵呵!其实,他真是找到了非常好的赚钱工具!!
在车上,一些看客问,难道这些土著人晚上真的是睡在四周透风透雨的茅草房和木棚里吗?又没有被子可以盖??随团导游呵呵笑了,睡茅草房那是以前的事了,现在在离景点远一点的地方,盖有集体宿舍,晚上是回那睡的。听着土著人晚上不用睡在茅草房,心里到底是安慰了些。
天色渐渐的黑了,车子行使在一条叫古道的路上。车窗外的青青古道园以及古道园内油黄肤色的土著人早就远离了我的视线。……可这些古道上的颜色在我脑海中却持久的不能散开去。
想起了一首元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猜测着作者眼中的古道颜色。可能不同的心情,见到的颜色大抵也是不同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