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花台

难忘花台

酷令散文2025-11-23 19:07:26
我工龄不满20年,但在乡镇工作已调动8个地方了。这些布满我足迹的地方,都令人神往,唯有花台,更令我难忘。花台的山奇。绵绵起伏一面坡,与大宁河相依相伴,和巫山县一衣带水。花台的土是红的,山是绿的,是一个
我工龄不满20年,但在乡镇工作已调动8个地方了。这些布满我足迹的地方,都令人神往,唯有花台,更令我难忘。
花台的山奇。绵绵起伏一面坡,与大宁河相依相伴,和巫山县一衣带水。花台的土是红的,山是绿的,是一个富足的花果山。每到桔子花开时节,我们下队到龙坡、川主村一带,漫步桔林,满坡的桔花香沁人心脾,若骑着摩托车,蜜蜂跟着在耳边嗡嗡的叫,真有一点“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到了冬腊月,红彤彤、黄澄澄的“纽荷尔”、“鲤鱼甜柚”挂满枝头,更给花台人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花台的山有“脉气”,不是么?你若驱车到花台,刚翻过丛树梁,对面山上一条“巨龙”映入眼帘,绵延几公里,那是一条即将融入大三峡的神龙啊!船过庙峡,“云台仙子”、“乌龟爬山”、“犀牛望月”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不正是花台那千姿百态的奇峰造就的么?
花台的水秀。大宁河如玉带般缠绕着整个花台,养育着8000多花台儿女。我喜欢坐船上班,峡中的景点,我闭着眼都能感受出来,夏天游一回庙峡真遐意,感受一下山的奇异,水的清凉,“云台仙子”招手致意,“白龙过江”跃跃欲试,龙溪古镇令人遐思……“宁河天下秀”真是名不虚传。有一次我乘坐开往巫山的“巫溪一号”,船上尽是外地游客,进入庙峡(也是花台境内),迷人的风景醉了游客,一个成都来的女人坐在船舷边,捧起一口清亮亮的宁河水,尝了又尝,舔了又舔,她尖叫起来:“这水好甜啊!”惹得其他游客都馋馋的喝上一口宁河水。她说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好的水,听说我在这一带工作,她羡慕不已,连连称道,好命运、好福气。花台的水有灵气,其他地方经常暴雨成灾,这里常常是安然无恙。近两年,随着水位的不断提升,大宁河的鱼,品种不断增多,花台人经常品尝到希奇古怪的“长江鱼”。再过两年,巫溪唯一的深水港码头也将投入运行,175米水位到了,花台,不是一个实足的“江南水乡”么?
花台的人厚道。非常纯朴,最重感情。我第一次上班,住在王家河的小胡、国娃子、玖娃子、谢船长几家人,怕我刚来过不惯,经常驾着“花台1号”船,找宽阔的河滩搞野炊。男人们拣柴、打鱼、喝酒,女人们办饭菜。有一次,我们在邻近的巫山地盘上“骚扰”,一个好客的巫山小伙跑回家扛来一个猪肘子,两岸人围着篝火,吃着野餐,喝着烈酒,吼着船工号子,一醉方休,那天好似海峡两岸的团圆之日啊!
在花台,我经常在农民家吃饭,和他们促膝谈心,经常和农民一起玩扑克、钓鱼、摘水果。花台是全县唯一的三峡库区移民乡,花台移民有山的倔强、水的温柔,移民人数不多,但工作难做。外迁到铜梁,他们犹豫不决。是啊!舍小家,顾大家,故土难离、亲情难舍、感情难分哪!小河社有几个老船工,听说要外迁,都掉下了扑簌簌的眼泪,他们说,大宁河是我们的命根子,我们靠水吃水,难舍啊!难舍也得舍,时不我待,水已撵人了,2008年,175米水位就将淹至王家河……
受组织安排,我将调离花台,临走前,100多个移民已去铜梁“相亲”了,但还有几十个未确定移民身份的村民上访不断,移民工作,任重道远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