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烟火人间

爱上烟火人间

筒子皮散文2025-08-05 14:53:54
每次回到家乡,几天安静日子后,便又开始怀恋起那略显嘈杂、拥挤的城市,惦念起路边随手可以买到的小吃,满街荡漾的音乐。我常常趴在高楼的阳台上看楼下满世繁华,被灯光拉长的身影在人来人往中忽隐忽现,忽左忽右,
每次回到家乡,几天安静日子后,便又开始怀恋起那略显嘈杂、拥挤的城市,惦念起路边随手可以买到的小吃,满街荡漾的音乐。
我常常趴在高楼的阳台上看楼下满世繁华,被灯光拉长的身影在人来人往中忽隐忽现,忽左忽右,人群的高谈阔论在高空碰撞得格外响亮清晰,我喜欢这样充满烟火味的世间——就像我在路边对捏橡皮人的小贩手中的小人乐此不疲,他一边吆喝,一边手底下,鼻子、眼睛、裙子,就成形了,让你觉得生活原来如此简单;或者去周末广场,看一曲老年情侣们的慢四步,或加入年轻队伍中跳上不标准的国标,爽快随意不无乐趣。
近些日子,我每天都会去买一碗萝卜牛杂,只因我贪视那位卖主的颜容。他该是年刚半百。头发干净清爽,稍有花白,从底下的五官还能窥探出他年轻时定是又出众候的模样。高挺的鼻梁,眼神是智慧,即使如今在街边摆这小摊位,动作仍旧是优雅地,绅士的,不急不缓,神情自若。身旁无人时,他慢慢地洗刷着用具,或是拿起张报纸神情专注的阅读。
在嘈杂的闹市里,他显得无比沉静,没有多余的吆喝,也没不与旁人无聊的打趣。他似乎只是来体验其中乐趣的,来世间玩一遭的,从容而淡定,如一首隽永的词。
我喜欢看这样的老者,总觉得他们的人生是无比通达的,即使岁月在他们的脸上留着痕迹,他们仍是主宰自己的,他们的眼眸流露出的是阅历沉淀的智慧,笑容足以将皱纹抚平为历史的功绩,满身散发着凝脂样月高的光辉,迎接日光的历史感。记得洁尘曾写着,“我一向喜欢看一个老了的女作家回忆她的爱情,这些故事是透过皱纹看过去的,光滑,细腻,伤感,但并不滥情。”他们的可观耐看,是源于面对人生的智慧吧,即使是老去,独有的气质与才情,却已将“老”练就成一种魅力,度就成特有的气场。
我以为,这样的生活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感觉自己的存在。记得张爱玲亦是喜欢市景的。她曾道,“我喜欢听市声。比我诗意的人在枕上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常年住在闹市中的热你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少了些什么。城里的思想,背景是条文布的幌子,淡淡的白条子便是行驶着的电车——平行的,匀净的,声响的河流,汩汩流入下意识里去……”
这种下意识,也许是生活成就的习惯,也许是自我存在的证明,但那些烟火气息却让人快乐,因为这本就是真实的生活,让内心也开始丰满起来。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