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古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代文明为我们起居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制造了一系列熙熙攘攘、闹哄哄的嘈杂,市场经济的大潮将我们久抑的欲望诱惑得如野草般疯长。灯红酒绿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嬗变得如此剧烈:纯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现代文明为我们起居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制造了一系列熙熙攘攘、闹哄哄的嘈杂,市场经济的大潮将我们久抑的欲望诱惑得如野草般疯长。灯红酒绿下我们的价值取向嬗变得如此剧烈:纯真的感情被讥为不合时宜的“古董”,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竟被嗤为不灵光的“傻B”,“小姐”一词已很难再让人联想起“崔莺莺”之类的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透过空虚迷茫的心理滤镜,道德教化的慷慨说词被讽为可笑、“作秀”。
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在故字堆里去寻觅春秋贤哲、战国壮士、秦汉英雄、魏晋风流、唐宋才子,那已被湮没的美丽吗?真仰慕古人那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执着与底蕴。渴望如列子御风而行,一瞻“一瓢饮、一箪食,人不堪其苦,回亦不改其乐”的古贤形象;向往与陶渊明把酒话桑麻,在劳作的闲暇品味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写意与潇洒;或纵酒百斛,相邀斗酒诗百篇的李白长风破浪,散发弄扁舟;或登临岳阳名楼,把酒临风,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文正畅谈“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的境遇与抱负,一抒知己难求的千古慨叹;或与苏子泛舟江上,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际,客主互答,置身物我两忘的境界,探讨蜉蝣人生的短暂与永恒;或相随子遒雪夜访戴,乘兴而去,兴尽而归,洒脱俊逸,卓尔不群..
仰慕古人那种”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慎微谨严。没有现代工业污染的清风明月,没有如今旅游景点层层设卡的门票挡驾,没有小摊小贩追撵售物的喧嚣与嘈杂。一头瘦驴、一箱书稿、一支秃笔,推敲诗词,且走且吟,观天地之大,究事理之由,洞古今之变。走出书房,饱览大好河山,意兴遄飞之际,在沉寂宁静中感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树小风声细,岩深日影圆”的恬静与况味。
这样的环境激发出的文字中隐者傲骨或士者执著性情毕现,不掩不饰,料想必异于今人中那些故作高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满纸浮躁,甚至有“性”无“情的“注水肉”式堆砌辞藻的文字吧?
仰慕古风,不是一头钻进故字堆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身边新事物漠不关心或消极遁世。在当今全民皆商,一切围着“孔方兄“转的浮躁世风下,也许我们更需要汲取的是古之学者那种求学的谨严,人格的矜持,思想的深邃与超然物外的旷达。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