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长大的爱情

还没有长大的爱情

区畛散文2025-10-23 23:57:13
大学的时候,大概是01年吧,无意中读过小意的《蓝指甲》。说实话,在我以前的脑海中无法真正的接受这种生活方式,那时的我还年轻,还用一种阳光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那时的我始终无法理解郝纤纤的行为是
大学的时候,大概是01年吧,无意中读过小意的《蓝指甲》。说实话,在我以前的脑海中无法真正的接受这种生活方式,那时的我还年轻,还用一种阳光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那时的我始终无法理解郝纤纤的行为是为了什么,我不知道她是否值得。而我现在看来,她体现出来了人,尤其是女人,本身内心脆弱的那一面,面对着自己无法接受或无法处理的事物时,除了不知所措之外的第一反映就是报复。郝纤纤用她自己的身体来报复了曾经伤害过他的男人,同时,她也伤害了那些爱他的人们。直到有一天,那个法国人皮埃尔才让她知道了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
我总觉得这本书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她的心理描写,平淡的言辞中透露出了主人公很深层次的东西,给人以启迪。
放假,于是翻出来再读。读完之后还是在心口上方有一点浅浅的隐痛,那种疼痛的感觉就像是把心当作一件脱水的衣服,使劲拧干然后一点点松开那样浅浅却更剧烈的疼痛。
其实这本书是和我隔着一个时代的。当年27岁的作者在回忆她18岁以及整个大学时光时写下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喜欢在脚上涂蓝色指甲油的小女人郝纤纤在讲述自己的经历。作者小意说自己是七十年代人,还有人说她的小说是七十年代出生者的真实写照。
我们对于七十年代的人,以及七十年代的人对于我们,总有一些无法沟通和理解的地方。只能说是因为社会进步的太快了的原因吧。读完之后我发现,小说的世界真的是不属于我的,也许它只属于小意笔下的郝纤纤,凌乱的生活像一块烂白菜帮子盖在她不断蠕动的身体上,后来,她自己也开始腐烂了。
《蓝指甲》写的城市生活,离我们很近,我想今天的城市青年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活、这种情感体验的人一定很少。今年的青年大都生活安逸,有过良好的家庭、学校教育。然而这正是构成今日青年向往不羁生活方式的一个动因。在这样一个时代,青年不再过着单调的的生活,他们去各种场合娱乐,交友,去追星,去扮酷,在欲望中迷醉,在激进中狂欢。《蓝指甲》关注的正是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时代生活的标本。
呵呵,不知道七十年代的人是不是也一样经历过这样的大学生活。逃课、同居、上网,学校论坛里沉默看人来人往,唇枪舌战,偶尔发帖跟贴无数,却发现跟贴者大多自说自话并未彼此懂得,感觉更加寂寥。人群里面容沉峻,安静少言,远远看别人嬉闹,热闹是别人的。也有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饭逛街喝酒聊天,放肆又放纵。却会在最欢乐的时候无比失落,想要抽身离开。有极好的朋友,批评我的乖张不正常,我微笑接受,却依旧我行我素。会大声宣称“假如谁敢当面说喜欢我,便作他女朋友”,可是自习室遭遇陌生男孩告白,却吓得落荒而逃。跑出很远,停下来哈哈大笑,骂自己没用。
其实,郝纤纤从爱情中的改变不知道该说是蜕变还是堕落,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而所有的选择最终的目的仅仅只是人们单纯的需要快乐。我们要的仅仅是快乐。不过有时这个需求似乎近于奢望,生活着的人,我想大概没有谁是单纯的快乐的。
所以郝纤纤,她选择别人也中的堕落,只有在灯红酒绿里,她才能略微地感觉到一丝不那么悲伤,她没有错。
追求快乐的人是没有错的。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在昏暗的酒吧,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嘈杂的市场甚至是任何一个地方,看到这样一个影子,她只是坐在我们不曾注意的角落,涂着蓝色的指甲油,脸上带着落寞而又迷惑的神情,你不要感到惊讶,原谅她,她是一个只是想要快乐的孩子。
总能在小意的作品里找到安妮宝贝的影子。可见,青春并不总是流光溢彩的,很多时候是灰暗,自卑,与周遭一切格格不入,有莫名的孤独和敌对情绪。
小意说她在写着自己青春的种种的过程中,长大了。我却在迷恋她文字的时候发现,自己还不成熟。我在这样的迷恋里同样看到了自己的任性、妄为、迷信、自卑和软弱。那么久以来,总是太过于迷恋内心的感觉,而忽略了外部世界,少了对真实世界以及他人的关注和感知。
《蓝指甲》里,苏海曾开玩笑的对郝纤纤说,
他喜欢她,但是决不会娶她
她可以是一个最好的情人,而老婆最好是一个乖巧的村姑。
也许,一个有头脑的女人真是这样的悲哀。
也许,这就是还没有长大的爱情。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