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就在那里!

山,就在那里!

先意散文2025-05-04 19:28:28
珍惜每一次进山的机遇。山路行程苦累对应着视野目光放飞。苦累滋生的倦怠在休息调整之后,体能恢复,疲惫消减。而目光放飞却如同那种浅尝便作吸引诱惑,一发不可收拾。向着平淡的起伏或者传说的风景,缓缓而上。内心
珍惜每一次进山的机遇。
山路行程苦累对应着视野目光放飞。苦累滋生的倦怠在休息调整之后,体能恢复,疲惫消减。而目光放飞却如同那种浅尝便作吸引诱惑,一发不可收拾。
向着平淡的起伏或者传说的风景,缓缓而上。内心万万不可有“奔赴”的情绪。当世事如棋的感悟小有体会,一切原本都不必慌张,生存如此、情爱如此、旅行更是如此。难道不是吗?灰飞扬土湮尘道,红尘滚滚演世心。总以为:错过就将不再,可曾想:得到也会消失!何不在先前就多点儿稳健,用那种相信水到渠成的悠然,趋向情绪的波荡。前程总能走到,只要我们的双腿保持迈动。
翻越秦岭,依然群山。小陇山也罢,红崖山也成,已有命名的山峦是称不得野山的。而正是那些无名山岳的绵延勾勒。更彰显名山大川的气势磅礴。无论从天空飞翔俯瞰,还是于山谷巡游仰望,或者如采药山民似的在坡林穿梭。大山给予我们的决不仅仅是峻险、伟岸、壮观;还有宝藏、丰厚、慷慨、当然,一定还会有坦荡、坚韧和变迁。每一次走进,都若有所得,每一次探看,都意味深长。然而,蒙昧心底终究还是留存着太多的不懂、不解、不明。因为我脚步平庸,走不尽峰峦野岭悠远。因为我心灵世俗,读不透坚石沟壑蕴藏。探索究竟与明晰本来,似乎构成了某种默契。自由独立和面世傲然,似乎奠定了某种风格。可惜,生命、呼吸都是受限的、制约的、框定的,纵然有种种的不服、不甘、不泯,纵然给你一次幻化成秦皇汉武、盘古共工的梦游。又能怎么样呢?今生前世、先驱后人。所有的跨越在自然面前终究脱不得一分渺小,所有的成就在天地之间不过是一缕尘烟。
抬眼时,咫尺间,那一座座山峰汽绕云屏,一块块巨石剑拔弩张。那些铺山盖顶的树木,几乎将蓝天之下的全部琐碎都收容于它绿色大麾之下。曲旋蜿蜒盘山道,狭路陡坡悬崖边。老陈坐在司机旁边,说他一点不敢放松,那种与断崖的快速接近,然后再急转离开的行驶。仿佛与惊险只隔着一层玻璃。而久在山道驾驶的康老弟,一点也不以为然。全不理会旁边的心惊肉跳。轻松的与后排兄嫂海阔天空。说来也是,手心出汗的并没有握着方向盘。旁观者的担惊受怕与当局者的实际掌控总在不同层面。而旁观者并不能因此放开担忧。本质、客观、心态,就这样似是而非的联系着,让世相多了一种真实感受。尽管什么也没改变。
山道蟒蛇一样缠绕,越行越远,越攀越高。时而可从群峦叠嶂开阔的山涧垭口,高眺远望。时而在山坡草丛中,采摘异香盈口的红白草莓。山岭远望和置身其中,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这对于理解宏观和微观似有比照。因而想到,东坡先生说的“只缘身在此山中”,更多的是想表述一种大局观。可谓:盘旋上高岭,心随群峦开阔。究竟群山的真面目该作何理解呢?肯定见仁见智。一旦那些山花暗香透林过,满目青绿染胸襟,理性的哲学思辨,都会被放置一边。与自然本性的天然和融,就会返朴归真、自然而然的蓦然呈现。深深呼吸,缓缓舒展,放纵这经久压抑、长期紧锁的身躯和思想。体会着一种生之快慰的不可多得。
山沟、山谷,是通向大山深处的天然走廊。年复一年的山洪奔泻,反反复复植被生长,洪水泥石摧毁,阳光雨露萌发。暴雨裹携突飞猛进,植物勃发坚韧顽强。
顺着山沟向上攀爬,潮湿的岩石错落,倒伏的老树横陈。空气中回荡着幽幽凉气,石缝中传出潺潺水声。树木成材!仿佛只是人类的希望,而树林本身并不这样认为。它们的生长、存在、墨绿、浓荫,无论是茁壮挺立,或者是折断牺牲。唯一的服从只有自然规则。就算爱材的人们,也无法将所有的粗大滚圆都运出山去。只能听任时间交替于干枯湿润之间,让坚硬腐朽,让木质成泥。还有绿茵茵的青苔覆盖,陈荒凋零托起另一番生机。铺满枝叶的上空随着太阳转动,总会透过线条似的阳光。或者从哪个间隙,洞察更高峰峦的石壁裸露,奇松危悬。享受一份别有洞天。
陕甘边界,山体绵延。那种山水相依。相辅相成,构成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山水画。尤其当山涧溪流水清浅,两壁青岩石突悬,呈着一种高耸对清澈的挤压,山石气势盖顶,清溪舒缓从容。加上午后那场急雨的来去匆匆。山岚在高高的峰峦,曼起薄纱。仙境似的铺展一帘逍遥背景。那一刻,便有了千般庆幸,因为我没追没赶,恰好就步履到达。不过,无论我们的感受,如何慰然,如何幻曼。千乘不得妙有。因为:山,原本就在那里!
2014/6/26星期四
标签
相关文章